高通量耐污染碳化硅陶瓷膜及其智能模块化处理装备

新型化工,重点成果

高通量耐污染碳化硅陶瓷膜及其智能模块化处理装备

 项目名称:高通量耐污染碳化硅陶瓷膜及其智能模块化处理装备

转移转化方式:£转让 □许可 □作价入股 其他   

技术成熟度:□实验室 □小试 □中试 □小批量生产 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新材料 节能环保 □其他

申报高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 项目总体介绍:膜技术是一种高效水处理技术,在污水达标处理、中水回用处理、污水零排放处理、物料分离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膜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膜材料本身性能的限制,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瓶颈问题。诸如膜通量不高;耐污染能力,特别是耐受有机物和油类污染能力不强;耐腐蚀性,特别是耐受酸、碱和溶剂腐蚀性差;使用温度不高,对于有机高分子材质膜的使用温度一般在45ºC以下。碳化硅(SiC)膜是一种新型高通量耐污染无机陶瓷膜。SiC具有优异的亲水性、耐酸耐碱性、耐溶剂和氧化性、耐高温等独特性能,因此SiC陶瓷膜很好地解决了有机膜和氧化铝陶瓷膜所存在的瓶颈问题,使其成为膜技术领域中的后起之秀,在含油污水处理、酸碱性废水处理、高温凝结水处理、各种有机废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SiC陶瓷膜由于制作加工温度高、膜孔径与孔径分布调控难、膜形态控制与形成机制缺乏基础研究等问题,目前还只有少数欧美公司能够提供批量高质量碳化硅膜产品。本团队在多年研究和开发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SiC陶瓷膜产品,开发出智能模块化SiC陶瓷膜处理装置。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模式,所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成功实现产业化。经过对比测试,本团队的产品在性能方面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产业化水平方面,SiC陶瓷膜的产能为每年八万平米 ,2023年产能将达到每年十万平米,成为全球最大的SiC陶瓷膜生产供应商。本项目2020年获得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得2020年山东省“泰山杯”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一等奖,入选参加上海2020年国际工业博览会。  
2. 技术创新点:(1)SiC 陶瓷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精准调控技术通过原料预处理、粒径级配、重结晶烧结、二次或多次涂覆等方式,实现对膜孔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等的精准调控;(2)SiC 陶瓷膜膜形态控制技术通过模板剂设计、粒径级配、涂覆方式和烧结方式的研究与优化,实现对膜形态的控制;(3)SiC 陶瓷膜组件开发针对传统膜组件存在的问题,结合SiC 陶瓷膜特点和不同应用要求,设计研发出平板式膜组件、管式膜组件和柱式膜组件;(4)智能模块化SiC 陶瓷膜处理装置智能模块化SiC 陶瓷膜处理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数据采集与分析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3. 知识产权归属及相关专利说明:项目团队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6篇。
4.商业化概述 (市场前景):SiC陶瓷膜在含油污水处理、酸碱性废水处理、高温凝结水处理、各种有机废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应用还处于培育和拓展阶段。随着示范项目的建立和运行,将对该技术和产品的市场拓展起到有力助推作用,市场的需求也将随之爆发式提升。SiC陶瓷膜目前只有少数欧美公司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国内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厂家更少。本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模式,成功研发并产业化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iC陶瓷膜技术,技术及产品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水平,产业化能力和产能达到行业前列。最后,项目团队将通过持续高水平研发,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技术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目标是成果世界SiC陶瓷膜领域的领军者。
5. 优先使用产业领域及地方区域:石化、化工、煤炭、生物医药、食品、电子、海水淡化以及市政行业等。
6. 初步意向交易方式及金额:  有意向详谈。
7.行业状况拓展和上升发展阶段
展示方式:实物(或模型)   展板图文  □多媒体演示   
附件:项目所含专利证书扫描件或实验室设备照片,提供如下:
膜测试评价实验室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