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基于自主医疗终端的互联网智能医疗系统
转移转化方式:□转让 √许可 √作价入股 □其他
技术成熟度:□实验室 □小试 √中试 □小批量生产 □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新材料 □节能环保 □其他
申报高校: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年 01 月 27 日
1. 项目总体介绍:本项目探索了一种“移动诊疗终端+互联网”的移动智慧医疗系统和解决方案,系统包括手持式超声成像终端和远程诊疗综合管理软件,终端检查人体获得组织器官的超声影像,管理软件将影像、体征、检验数据形成综合病历,通过互联网传输至云服务器存储,用户在系统平台可远程管理、调阅病历和影像,进行在线/离线会诊,对超声影像进行在线半自动标注,用于人工智能典型病例建模。项目系统性地提出了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远程智能辅助诊疗的有效解决策略,使得基层医生可以在院内外学习培训、出诊、应急救援环境下,通过互联网获得高效和精准的医学教育辅助、医疗辅助诊断和决策。 |
2. 技术创新点:(1)手持式超声成像终端,超便携,轻量化、低功耗;(2)无线传输高帧率影像,图像媲美台式超声;(3)网络化和智能化,成像终端封装AI算法,实现智能辅助测量和诊断,以及远程诊断。 |
3. 知识产权归属及相关专利说明: 无 |
4.商业化概述 (市场前景):华东师范大学技术团队主要负责产品的设计开发,包括嵌入式软硬件、临床确认、产品NMPA注册,通过注册人制进行产品的委托生产,与渠道商进行合作推广销售终端和软件产品。手持式超声成像终端,因其易携带,而且操作方便,其及时性和普及性都远好于床旁超、便携超。开拓出了以往难以触及的增量市场:(1)临床科室、急诊、病房、康复科、护理。(2)基层医疗机构市场。目前,我国总共约有105万个医疗机构,手持式超声成像终端的市场容量在220万套,市场高达千亿级。 |
5. 优先使用产业领域及地方区域:在临床科室方面的应用,临床科室医生可将本项目研制的诊疗系统置于口袋方便地赴病房检查、进ICU急诊、做手术室/门诊手术,可随时随地调阅影像诊断所需的患者信息、检验报告、历史影像数据等信息,发起会诊、协作等请求。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临床/全科医生携带本系统走农村、入社区,可方便地对村民、居民进行慢病基础病管理;远程智能辅助诊疗,也能有效地解决和提升体量庞大的基层医生的医学影像诊断效率和质量;救灾现场,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可以实时帮助医护人员在现场对患者伤情进行精确诊断,方便及时给出治疗方案,确定哪些病人需要现场急救,哪些需要马上转移。 |
6. 初步意向交易方式及金额: 作价入股,2000万元,20%股份。 |
7.行业状况目前国外产品仅有Philips Lumify进入了中国市场,推广难度主要是性价比偏低,我们的产品属于国产医疗器械,在性价比上有很大优势,尤其是我们产品的图像质量已达到国际上同类产品的水平,具备有/无线通信无缝切换、长续航时间、智能化远程诊断的特点,符合不同场景使用要求。国内的其他产品,主要是可用性差,表现为功耗大、体积大、图像不清晰、不具备智能远程诊断功能。 |
展示方式:√实物(或模型) √展板图文 √多媒体演示 |
展示要求:有现场演示,展示桌:需要,至少120cm*45cm,配电视机:需要(挂墙式,用于笔记本电脑投屏,演示软件)电源: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