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成果中文名称 | 成果简介 |
1 | 新材料特种工艺品生产技术 | 该材料工艺性能良好,强度高,成本低,它是利用性能优良的软模进行表面装饰的工艺,它可制出有铜、古铜质感的工艺品。制作工艺简单、不需专门美工人员,是投资少,见效快项目,其产品可广泛用于室内装饰。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及灯具、钟座外形的新颖领域。 |
2 | X射线照像暗盒的新型材料 | 该成果采用对X射线吸收少而不散射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并根据优选法原则,选择基体材料并确定最佳配方,制作标准试样进行机械性能及透过率、充密度测试。进行数十次临床X射线照像的检验,与原铝材料进行比较证明达到日本同类材质水平。对X射线的透过率≥90%,机械强度性能抗拉强度72MPa,压缩强度125MPa,弯曲强度160.8MPa。提出适合生产的简便成型工艺条件。此材料可应用到诊断床面板和X射线暗盒面板。此材料比强度比模量高、重量轻、机械强度大,易于成型加工。X射线透过率高,光密度大。能用较低X射线获得图相 |
3 | 乒乓球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 | 传统的乒乓球一直是以赛璐珞为原料,而赛璐珞为一级易燃品,生产、贮存、运输过程存在很大危险性,为此,国际乒联1984年已提出采用新材料的建议。该成果选用与赛璐珞性能相似的改性聚苯乙烯新材料,并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加工工艺,解决了球的重量、圆度、弹跳性能、硬度和耐冲击牢度等物理指标要求。研制成功的新型改性聚苯乙烯乒乓球经有关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各项技术要求符合乒乓球国家标准(GB180-88)的规定,经乒乓球运动员试用,其使用性能与赛璐珞乒乓球相似。该新材料乒乓球的耐燃性能比赛璐珞要好,具有生产周期短,设备投资小 |
4 | 辽宁冶金高新技术发展对策研究 | 该研究在搜集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辽宁资源和科技发展状况,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冶金新材料的发展趋势、高新技术的特点、产生背景及其战略意义。提出辽宁发展冶金高新技术的指导思想、目标、体制和政策。它不仅对辽宁省冶金高新技术发展及传统工业改造有参考指导意义。而且对制定其他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和传统工业改造同样有参考价值。该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 |
5 | 以竹代木层积式竹胶板 | 以竹代木层积式竹胶车厢底板是该厂与二汽共同开发的代木新材料。该产品具有色泽鲜明、寿命长、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不虫蛀、抗水性好等优点。其理化指标高于木材,可用于一切需用木材的领域。以该厂年产1万台车计算,可节约木材5620立方米,实现产值306万元,实现利税55万元,同时保护了森林资源,维护了生态平衡。其主要技术指标为;耐热性150℃不开裂;耐寒性-40℃不开裂;常温时水中泡1个月不开裂;密度(g/立方厘米)<1.0;含水率≤12%;静弯曲强度(N/平方毫米)≥130;冲击强度(kgf.cm/平方厘米) |
6 | 光折变新材料钛酸钡锶晶体 | 钛酸钡锶晶体是光折变新材料,其技术关键是原料的提纯和制备,提拉法晶体生长及高温退火工艺,晶体的定向、加工和单畴化技术。该晶体的性能与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且供不应求的优秀光折变材料钛酸钡相比,其生长周期大大缩短,并具有成品率高、成本低和四方-正交相变温度低等显著优点。主要技术指标为:晶体尺寸φ40×15毫米;单畴晶体元件尺寸5至7毫米见方;自泵浦位相共轭反射率大于40%;二波耦合放大率大于2000;指数增益大于12/厘米;响应时间小于0.5秒。该晶体在光学信息处理、光化学位相共轭、光计算机等高技术领域有重要的 |
7 | 水稻无融合生殖新材料HDAR的选育和研究 | 该研究采取籼粳亚种杂交,双苗杂交和N离子束诱变技术,选育出高频率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HDAR。经胚胎学研究证明HDAR在开花前未受精情况下,自发形成胚,胚起源于卵或助细胞分裂,并能在开花前4-5天形成不定胚。它的无融合生殖频率较高,双苗材料达48%~50%,单苗材料平均为16.3%,是目前国内发现最高频率的无融合水稻生殖材料。经育种学方法测定,在与紫稻杂交F<,1>中出现绿苗植株,进一步证明它的无融合生殖特性。此外它的胚能靠假受精形成,根尖染色体检查为2倍体。该成果可用以固定杂种优势,缩短育种程序,选育多抗 |
8 | 超高强度防弹新材料的研制 | 超高强度防弹材料是针对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和公安干警生命安全的持抢抢劫、杀人等暴力行为而研制的。该材料在室温和低温均有优良的防弹性能,能有效低御“五四”式手枪任何距离、“七九”冲锋枪五米以外(含五米)任何距离钢芯子弹或铅芯子弹的射击(不穿不裂)。其防弹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国际先进水平。用该防弹材料制作的防弹背心、防弹头盔、防弹盾牌等防弹系列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组装防弹背心近万件,在全国的十几个省市及广东省90%以上的市县公安局及武警、边防、海关等部门装备使用,用户反映良好。按国内市场10 |
9 | 乙烯裂解炉高温抗渗碳新材料研制 | 近年来,裂解技术不断向提高操作温度,缩短停留时间,达到低的烃分压 ,提高乙烯收率的方向发展.但由于温度提高,裂解炉管渗碳严重,使用寿命缩短,因此,我公司研制了新一代高温抗渗炉管新材料.用特殊加氩气保护工艺在熔炼中加入微量元素,同时采用自动控制模温离心浇铸和自动焊接使材料具有良好抗渗碳和高温强度,其综合指标优于传统的3bxs炉管材料 ,并且达到了法国XM,XTM,日本的KHR45的水平.是乙烯裂解炉理想的换代材料 ,填补了国内新材料炉管的空白.随着该材料制造工艺的不断完善,它不仅将代替进口 为国家节约大量外 |
10 | 高技术新材料要览(专著) | 材料的使用与发展标志着人类进步的里程,材料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各工业先进国家均对材料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也将基础材料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且把新材料定为“863”高技术计划的7个主要领域之一。在中国高技术新材料专家委员会主持下编写的《高技术新材料要览》,是一本介绍当前世界新材料现状及材料科学前沿的书,同时也包括了中国在有磁方面的新成就,它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纳入了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七五”工作计划之中。条目的作者一般都是在某方面有成就或有见地的专家和学者,因此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
11 | 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 该成果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全世界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湖北省的实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该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产业布局、重大项目、支撑条件和对策措施。 |
12 | 哈尔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新材料产业是哈尔滨市发展高新技术的物质基础,也是改造传统产业的必备条件。该项目通过对新材料的界定、分类及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作用、国内外新材料产业现状及趋势、哈尔滨市新材料产业的现状研究,选择出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做出发展新材料产业相应对策,为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决策提供了依据。研究内容为:新材料的界定、分类及其在建设哈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的作用;国外新材料技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国内新材料发展情况;哈尔滨市新材料技术与新材料产业的现状研究;对策研究。该研究报告将对哈尔滨市新材料产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从事 |
13 | 宁夏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 该规划中新材料,指新型特色材料和优势材料,以钽、铌、铍等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加工产品铝、镁等轻金属合金材料及其加工产品,碳荃材料及其加工产品为重点。兼顾其他地区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建材,新型化材料。本规划在分析评价该区内外条件及现状的基础上,确定总体思路和重点。形成若干特色优势产业群,使新材料成为宁夏带动效应的大支柱,该规划对全区工业产值和GDP的贡献率较大,是21世纪初该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文件。 |
14 | 综片新材料的研制 | 综片要求材料有足够的耐磨和耐蚀。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CrB或18-8型不锈钢,存在着淬火变形或硬度不够的缺点,该发明是4Cr17型半马不锈钢,不需直接淬火而获HRc≥42的硬度,减少了变形,耐蚀性足够。目前工作是进行中试和大试,如能投放市场,需求量极大,是各类纺织业不可缺的耐磨易损零件。本研究是金属材料,只是发明了一种配方,应当讲其投资金额与目前生产的材料不相上下,而加工成型工艺设备并不需要,现有冷轧厂可完成粗加工任务,而成品加工则有现成的综片加工厂完成。成本初步估计(不是精确计算)0.35-0.5元/根, |
15 | 海泡石基复合保温涂料 | 一、技术成果与产品简介: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条件,在节能技术中,保温材料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节能措施。此新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专家组评定为:该换代节能新材料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此成果在技术配方、产品形态、施工方法和应用范围等各方面,均具有新的特色,属国内首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和广泛推广应用前景。节能新材料已在全国各行业几千家企业广泛使用,已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评价为“换代节能新材料此新产品已出口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应市场需求防水率98%,耐高温:50 |
16 | 纳米粉体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 | 该技术平台已开发出30多种纳米粉体制备技术,纳米碳酸钙、纳米钛白粉、纳米阻燃剂、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氢氧化铝、纳米红外吸收材料的制备技术已经成熟。其中纳米红外吸收材料、纳米阻燃剂、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钛等及其应用技术已成功进行了产业化,在北京、山西、广东、江苏、内蒙和辽宁已建成十几条生产线,形成了上亿元的销售收入。 |
17 | 市政施工新材料应用示范 | 该项目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推广应用过程中,主要解决了使用效果的评价方法、如何保证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均匀分散等问题。通过研究建立了以ASTM C1202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为主要手段的新的评价体系,适用于抗腐蚀混凝土的现场质量控制和评价。进一步对SBS改性沥青的配伍性、储存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改性沥青工业化生产技术并将该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完成皂化渣稳定土(粘性土、盐渍土)的路用技术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 |
18 | 石油化工关键过程催化新材料及其工业应用 | 项目在7万吨/年规模的氧化装置上,对仿生催化环己烷选择氧化合成环己酮(醇)工业扩产改造进行了工业化实验,转化率达到5-6%,选择性达到90%,通过工业实验鉴定。项目开发的非金属选择氧化催化新材料和烃类氧化活化的技术新路线,应用于在1400L环己烷选择氧化工业侧线装置上进行了应用实验,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转化率达到6.50%,选择性达到87.9%;反应连续运行平稳,没有结焦和堵管现象,并通过了工业侧线技术鉴定。项目对水-有机两相体系催化乙烯制丙醛工业应用实验进行了10L的验证和中试实验 |
19 | 氧化锆催化剂材料 | 该成果是对氧化锆催化剂的化学合成方法的研究,包括非超临界干燥制备不同尺寸(7~60nm)纳米晶ZrO_2粉体材料的方法;无需碱液回流制备高表面积四方晶相ZrO_2纳米微晶的新方法。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ZrO_2基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质以及在CO加氢合成异丁烯/异丁烷 (异构合成) 反应中的酸碱双功能催化作用规律,即:ZrO_2表面的酸性中心促进CO的化学活化,而碱性中心则选择促进生成异丁烯的反应。,所研制的催化剂及其设计制备思路对天然气、合成气的选择转化,对环境友好贝克曼重排合成已内酰胺催化工艺的开发具有指 |
20 | 南京市新材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 该课题首次全面、系统地调查了南京市新材料在三大支柱产业的应用情况;调查了南京市近三年新材料领域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情况;调查南京地区科研院所在新材料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分析了南京地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状况、经济效益等,提交新材料产业状况报告;根据新材料产业状况报告并结合南京市的具体现状,提出了新材料产业化建议,包括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和发展建议等。该项成果适用于有关政策部门制订全市新材料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建议,为南京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
21 | 新型硬质涂层刀具的应用研究 | 我国目前用于高精度、长寿命的切削加工的镀层刀具基本上还依赖进口,使我国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牵制。该项目采用低温等离子增强物理气相沉积(PEPVD)工艺,试制开发了三元复合多层镀层碳氮化钛。与单层硬质镀层相比,在抗氧化、耐高温、低摩擦和抗磨损等性能方面都有显著的改进,提高了刀具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填补了我国在多元复合多层硬质镀层刀具的空白。中批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镀复了新型硬质镀层的丝锥使用寿命提高到原来的638%,切削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取得明显的降本增效效果。 |
22 | 医用高分子新材料EVA基复合树脂的研究 | 该项目制备出适用于葡萄糖、生理盐水等大输液包装用膜材,为我国制药业提供新型非PVC高分子药液包装材料。大输液包装用膜材要求无毒、透明、柔软、阻气、阻水、耐高温消毒。然而,各种单一的高分子膜都不能完全满足大输液药物包装的严格要求,本专题研制的大输液包装用复合膜材具有良好的阻隔氧、二氧化碳透过性能,又能耐高温高压消毒。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对研制出的复合膜进行了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及生物学性能的全面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课题组研制的复合膜已达到静脉大输液药物包装用膜材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与国外进口膜材相比 |
23 | 催化新反应与新材料 | 催化是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等过程的核心技术,本著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具有重大工业应用前景的催化新反应与新材料的研究,介绍催化科学和应用发展现状、进展和动态,探索催化作用的本质和规律,为该领域研究和开发提供思路和信息。本著作的特点在于:知识层次新,主要论述具有重大工业应用背景的催化新反应、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过程;系统性强,不仅涉及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催化作用机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涉及催化剂的类型、性质以及制备方法之间的关系等应用问题的探索;适应面宽,适合于专门从事催化领域研究的工作人员或有关工程技术设计人 |
24 | 废旧塑料和粉煤灰复合新料的开发与应用 | 为了充分利用废弃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在吉林省环保局和省科委经费资助下,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开展了“废弃塑料与粉煤灰复合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该成果通过了由吉林省科技厅于2000年11月16号在长春组织召开的成果鉴定。在项目研制过程中,该课题对多种废旧塑料和粉煤灰进行了不同配比,增容,增韧,增塑与不同品种用量辅助剂的协同效应和在线反应加工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使该材料的制品(下水井盖,井箅,树池箅等)在不加任何内衬骨架下的抗压,抗弯,抗冲击强度,耐候性等综合性能良好,可替代金属产品,课题组已将粉煤灰 |
25 | 青岛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及基地建设研究 | 该项目在全面分析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产业选择理论逐项分析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当地的产业基础与技术依托,并对国内20多个城市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和有待扶植的若干产业化方向。通过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和基地化建设经验的比较,提出了建立集成化的技术开发机制、企业集群式的基地发展模式、开放式的产业发展体系等相关建议。课题组提出的青岛新材料产业推进计划和各种对策性建议,尤其是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的各种方案,具有直接的操作性。 |
26 | 防水、防油、防污摇粒绒的研究与开发 | 该产品采用150D/144F涤纶低弹丝与75D/36F涤纶低弹丝交织而成。采用美国杜邦公司的专利产品—特氟隆整理剂进行后处理,使产品具有防水、防油、防污的特殊功能,并且具有耐洗性好,尺寸稳定,穿着舒适,易于洗涤等优点,并解决了涤纶纤维易起毛起球和油污的渗透性等技术难题。该产品符合Q/320281KGS01-2001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市场前景广阔,是休闲服装及特定环境工作服装和童装、职业装的首选面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27 | 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状况研究及指标体系研究 | 该项目主要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界定范围、概念进行调查研究;建立相应的新材料产业及产品统计指标体系、新材料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应用,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统计帮助,并建立起新材料产业的定期统计制度,为领导决策和及时反映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统计咨询服务。该成果形式体现为:建立起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动态监测制度;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反映出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建议;建立起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统计按期发布制度。该项目为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我市新材料产业的较快发展提供统计咨询服 |
28 | 非金属矿新材料用于再生纸板造纸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开发 | 该处理工艺治污效果明显,消除了污水臭味精,处理后的水可以回收利用,沉淀物(污泥)可以用作再生纸板的填料,无二次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比较好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得到用户的肯定。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GB3544-2001《造纸工业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技术在同类造纸企业居领先水平。 |
29 | 粉末冶金汽车发动机水泵转接盘材料研究 | 汽车发动机水泵转接盘一般都是经机械加工而成,虽然性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存在材料利用率低,机械加工量大,费用高,表面光洁度也不甚理想。而采用粉末冶金工艺技术来生产此类产品,恰恰解决了上述问题。粉末冶金工艺技术属于少无切削,模具成型,尺寸精度高,一致性好,同时材料利用率也从40%提高到98%左右;由此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努力工作,反复试验,达到并超过了上述指标,并经用户检测,小批量生产。 |
30 | 50T/年WXP复合纳米消毒新材料 | 本产品WXP复合纳米消毒新材料系采用有机/无机共价新工艺,用硅树脂季铵盐与纳米羊甘土进行共价组装而成。试验与检测结果证明,较现有金属离子及氧化钛光催化型纳米抗菌材料成本下降50%。WXP复合纳米消毒粉剂纳米粒子尺度分布为20~80纳米。比表面积为60~120m^2/g。具有非溶出/非析出/非挥发/非溶解/非渗透的纳米粒子特征。耐温≥310℃15min,对有效成份及杀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在公共场所/设施/用品表面采用复合纳米消毒乳剂及涂层技术,可有效控制和改善公共卫生质量,减少传染性疾病发生机率。 |
31 | 新型环保绿色降解新材料 | 该项目为年产1000吨光生物双降解树脂(母料),以此材料为主要原料派生出年产1000吨光生物双降解吹塑薄膜及制品生产线和年产品0.25亿只光生物双降解一次性餐饮具生产线。该项目首次利用“在位”改性工艺,将改性淀粉树脂以及光敏元素配以其它辅料经高温、高速聚合而成,再经吹塑工艺制成各种规格的降解塑料系列产品,在自然条件下经光和生物双降解后彻底分解,对环境无污染。保护环境已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而目前盛行的各种塑料包装材料和农用地膜,已造成严重的公害,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因此,开发、生产以新型环保绿色降解新 |
32 | 动植物蛋白质纤维 | 该项目研制出牛奶、豆类、羊毛蛋白质纤维原液的配方;设计了生产动植物蛋白质纤维的整套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自主设计开发研制出了适合生产动植物蛋白质纤维的专用设备。采用动物毛直接溶解与高聚物接枝共聚和从牛奶、大豆中提取蛋白质与高聚物三元接枝共聚的原理配制原液,应用湿法纺丝工艺,制成适纺性能优良的动植物蛋白质纤维。该纤维蛋白含量高,可纺性好,吸湿、透气性好;制成的织物,手感滑爽,强力适中,柔软度好,光泽亮丽,有独特风格。 |
33 | 竹纤维纺织品面料 | 竹纤维纺织品面料,就是把竹纤维通过先进设备、先进工艺纺织成坯布面料,然后研制成各类民用生活用品,既解决了因棉田减少而带来的棉制品减少,依赖进口的局面,又对开发西部地区竹子资源带来了契机,其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竹纤维经过纺织到成品,科技含量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抗菌产品。其特色是硬邦邦的竹子,变成柔软的纺织品,广泛应用于民用产品,如手帕、毛巾、床上用品。用竹纤维面料生产的床上用品,因其吸湿性强,透气性好,表面光滑如丝。竹纤维面料在床上用品的应用,为我国床上用品行业增添了一大亮点, |
34 | 电磁搅拌结晶器新材料新工艺与研究 | 该项目采用新的热处理和成型工艺成功地制作出小方坯用铜管,经钢厂的使用表明该研制材料不仅大大地降低电磁搅拌有效磁通的衰减,并改善了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其导电率为0.45~0.52I.A.C.S,比磷脱氧铜和银铜分别低了31和43个百分点,硬度及强度均大于磷脱氧铜和银铜,再结晶温度相当于铬锆铜,磁通衰减亦大为减小。采用新材料镍硅铜可使电磁搅拌结晶器只增加30%左右的费用,却使钢坯附加值提高2~5倍,这样不仅会给国内钢铁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同时还可大大降低社会能源消耗。 |
35 | 全钢旋切刀开发 | 该产品采用新材料(企业代号X991)生产的全钢旋切刀是整体淬硬的刀片,从根本上解决了复合类刀片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变形的问题;采用新材料(企业代号X991)生产的全钢旋切刀的耐腐蚀性能要优于复合类刀片;产品硬度为HRC59-61,一次刃磨使用寿命较长,变形情况极小,刃口直线度0.5MM,平面直线度1.0MM。该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整体淬硬全钢旋切刀系国内首创。 |
36 | 医卫用SMS复合非织新材料 | 医卫用SMS复合非织造新材料,是采用纺丝成网非织造布加熔喷非织造布,再加纺丝成网非织造布经热轧定型而成的一种新材料,也称SMS。该产品吸取了纺粘长丝的强力又吸收了熔喷超细纤维致密度高的优点,将三层非织材料在一定温度、压力、时间的作用下热粘合而成。它既具有纺粘非织强度高的优点,又具有熔喷非织的超细结构、防水、防溅、阻菌效能好等优点。该产品广泛用于医疗卫生行业,达到医卫产品所需的阻水性、抗静电、防渗透性,目前利用此产品制作的医卫用品全部出口创汇。 |
37 | 新材料促进“中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 | 该研究有全球化视野:从经济全球化和制造业模式变革的高度,对世界各个制造中心的崛起背景、崛起的经验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也对中国制造未来发展所处的全球化环境展开了深入剖析。从原材料-零部件-制成品组装-品牌分销等产业价值链体系展开了分析,对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未来的发展道路都做了深入剖析。以新材料为主要促进点,对于促进“中国制造”价值提升途径做了深入剖析。明确了新材料全面创新在“中国制造”崛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挖掘出新材料对“中国制造”的三种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推广新材料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38 | 计算机仿真辅助的超高碳钢新材料的研制 | 该课题针对目前我国钢铁材料生产过程中存在产量大,比能耗高,优质产品少等问题,通过研究被认为是钢铁材料成分设计“禁区”的超高碳钢这一新材料在制备、碳化物超细化和物性能开发等方面的一些基础问题,借助材料热力学计算和计算机模拟,通过适当的合金化使所制备的超高碳钢在锻态条件下得到无网状碳化物析出的细片状珠光体组织,从而只采用简单的球化处理即可使钢中碳化物变成均匀、细小的颗粒状,为此类材料在工程结构、模具行业的应用以及为钢铁生产企业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题居国际先进水平。 |
39 | EPDM热塑性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 本项目开发了EPDM热塑性新材料。通过剖析动态交联EPDM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结构,运用机械共混工艺模拟动态交联过程,通过反复试验先后解决了材料的气味试验、保形性、热稳定性、成型工艺等关键问题。该材料符合无气味等环保要求,可完全替代进口帕萨特轿车(B5)地毯用“EPDM重涂层毡板”。本产品还为重庆、长春、温州等地的奇瑞、幅特等车型配套。该项目实现了成果转化,05年实现了320万元,06年一季度实现销售515万元。 |
40 | 发展新材料产业使之成为我市支柱产业的研究 | 本课题采用科技系统工程科学学和经济学与管理学原理,在调查研究与国内外新材料技术及产业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研究了沈阳市新材料技术优势重点项目产业发展超势、沈阳市经济结构支柱产业评价和高新技术产业评价方法等,论证了到2000年沈阳市新材料产业将可以成长为沈阳市经济支柱产业,占当时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7%,并且,还研究提出了10项发展对策建议和具体的发展项目与目标,经文献检索查新还不见有国内外这样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报道。本课题所建议的发展项目和对策措施建议,已被市政府科委所采纳,被纳入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三年发展 |
41 | 抗菌保健纤维及其制品 | 该项目属于材料与工程专业,项目产品是一种特种功能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品。清华大学北京市精细陶瓷实验室从1987年起就根据人体辐射出的特殊生物波谱,研制生物波谱功能新材料,并在北京华谱精细陶瓷公司、北京赛奇特种陶瓷功能制品工程中心协作下研制成功抗菌保健生物功能纤维等制品。通过对纤维性能,制品生物波辐射率、温热效应与血液循环实验、血沉实验、经络平衡、抗紫外线能力和抗菌灭菌测试,以及临床使用试验,充分证明了该材料及制品性能优异,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活化人体细胞组织,调整人体经络平衡,有明显的抗紫外、抗 |
42 | 河北会堂工程新材料、新工艺综合应用技术 | 工程主体施工包括大型异型网架施工技术,无粘结预应力砼框架施工技术,大跨 度大型工字钢梁制作安装技术;装饰装修包括花岗岩干挂技术,湿贴大理石及花 岗岩技术,铝合金门窗干法安装技术,加气砼砌体上预留木砖技术,三元乙丙排气屋面施工技术等,国内先进。 |
43 | 氧化锌晶须抗菌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 该成果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制备技术基础上,通过平衡气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控制,采用高温固熔技术,通过高温原子扩散,在保持T-ZnOw特有的四针状结构的前提下,在抗菌专用氧化锌晶须晶格中载入Fe^(3+)、Cu^(2+)、A^(9+)、V^(5+)等过渡金属离子,借助其对ZnO体系中电子捕获作用和能级调控作用,增加和稳定T-ZnOw中的抗菌活性中心,提高了抗菌效果。该成果解决了氧化锌晶须抗菌剂在材料和制品中的分工散性以及与制品的相容性,已成功应用于食品包装、餐具、饮水用具、儿童用具、家 |
44 | 高效合理开发四川稀土资源迅速形成稀土优势产业 | 中国是稀土资源和生产大国,而四川省的稀土资源居全国第二位,这几年稀土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矿山开采秩序混乱,稀土产品档次低,特别在高新材料的应用方面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优势远没有变成行业优势。该课题在收集大量国内外文献及省内外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了稀土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四川的现状,合理开发四川稀土资源,形成具有自己资源特色的稀土优势产业和对策,该成果内容详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局国内先进水平,受到国家计委、省计委、省冶金厅高度重视,它的思路解决了产业的发展规划,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5 | 复合新材料井盖与座 | 该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复合新材料井盖与座,该井座为直角圆环倒梯形,并在直角处设计了加强筋,井盖的外径与环状井座支撑壁内径相吻合,井盖、井座都用废旧塑料和粉煤灰共混复合材料制成。 |
46 | 复合新材料排水池箅盖与座 | 该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复合新材料长方形柱体排水池箅盖的外边与直角长方形座支撑壁内壁内径相吻合,排水池箅盖上开有排水孔,直角长方形支撑壁内壁与长方环状柱体平台相垂直,在直角处设有加强筋。水池箅盖、座都用废旧塑料和粉煤灰共混复合材料制成。 |
47 | 复合新材料树池箅 | 该树池箅是由四块外沿直角边内沿为弧状的分体树箅,围树对在一起,组成一体,在储水平台开设渗水孔,便于雨水渗灌到树根。该树池箅以废旧塑料和静电除尘粉煤灰为主要成分,通过添加多种具有协同效应的功能助剂通过融熔共挤出模压制成。树池箅具有抗压,耐腐蚀,不变形,防老化,寿命长等特点,尺寸稳定性好。 |
48 | T-OVD可透视光学高分子新材料及其防伪应用 | 该项目材料创新独特、工艺设计复杂、成果实用性强,具有防伪效果卓越、简易识别、多防伪技术易复合等显著防伪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及商品防伪领域,尤其适用政府部门高级证件防伪。项目产品需求前景广阔,其规模市场应用将有效打击假冒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对于提升民族高科技防伪产业,维护国家经济与政治安全亦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
49 |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与新材料研究 | 该项目详细介绍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技术的工艺特点、特殊的烧结机理以及设备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SPS新材料研究开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包括梯度材料、综合性能优异的稀土永磁Nd-Fe-B材料、热电能源转换材料(CoSb_3系列)、原位合成的WC块体材料、超细或纳米晶WC-Co硬质材料和SPS烧结过程组织演变及机理等。最后展望了SPS新材料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
50 | 中低温红外线表面涂敷新材料 | 中低温红外线表面涂敷新材料制成的辐射管在暖通界可模拟太阳温暖地球的先进原理,以液化气、天然气、煤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在该辐射管中通过在燃烧气中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在辐射管外壁产生2~12微米的红外辐射波,对采暖目的物进行辐射采暖的新技术,改变当前传统采暖方式。该项目环保效益明显,解决了暖通界以往没有解决的热空气上浮问题,它代表了当前高太空面采暖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 |
51 | Q/DWCC5-2006《德化玉瓷》 | 该瓷种是采用纳米生产陶瓷和稀土材料,替代陶瓷中的有毒铅、镉、钡熔剂陶瓷材料,进行数千次科学配方筛选开发研制合成。由于引入材料是同人体相容的生物陶瓷材料(材料的组成是人体骨骼主要材料),产品不但外观如玉,内在组成也适合人体健康使用的需要;由于科学的引入新材料,打破了传统陶瓷配方上的禁区,新瓷种的瓷质细腻、色泽柔和、釉面光滑、透光度高、莹润如玉,是现有的高档瓷产品中所没有的;由于新材料的引入,可在1140℃~1200℃范围内烧制而成,节约能耗比高温瓷高40%;由于产品的基础材料是接近无色,因而可分类开发多颜色 |
52 | 河南省新材料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 该项目针对河南省新材料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运用大量数据、图表从河南省新材料行业发展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河南省新材料行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该课题科学地制定了河南省新材料行业发展战略,为保持和加固我省在新材料行业的自身优势,保证我省新材料行业的竞争优势和良性发展态势,为实现中原崛起做出积极的贡献。该项目可应用于政府对新材料行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新材料园区的规划设计,对河南省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 |
53 | 无公害植保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发 | 该成果研究出植物源诱抗剂“维佳希”,通过增效剂的添加和田间应用技术的研究,田间防治蔬菜病毒病、番茄叶霉病等防效70%~80%。中药渣剂作为原材料研制的新型生物制剂防治蔬菜病毒病效果可达到50%~70%;研制出防治蔬菜病害的广谱、高效的安全复配杀菌剂“37%斑清WP”,对蔬菜白粉病的防效达90%以上,其性价比要好于或相当于进口同类产品;筛选出了对苜蓿地中主要杂草防除效果达85%以上、在土壤和地表水中残留量低的除草剂及其混用技术;筛选出的助剂AM-100可降低咪唑乙烟酸用量20%,增效显著;研究提出了锌元素对 |
54 | 甘薯、甘蔗新型能源植物新材料创制与研究 | 该研究组选育出甘薯能源用新品种5个,其中1个获得国家甘薯新品种保护权,1个获得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选育出甘蔗能源用新品种7个,其中1个获得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创制出甘薯能源用新材料7份、甘蔗能源用新材料3份;建立了甘薯、甘蔗高效育种创新技术体系。获得结薯的甘薯种间体细胞杂种、高淀粉含量等突变体、抗茎线虫病转基因甘薯、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建立了甘薯淀粉含量快速测定法、甘蔗抗黑穗病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制定农业部行业标准3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4篇,其中学 |
55 | 新型制冷的优化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 该项目结合制冷循环,从描述一些新材料(如量子气体、自旋系统、谐振子系统、铁磁材料等)的基本方程出发,研究这些材料在一些热力过程中的特性,计算不同的材料作为工质时在制冷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逆损失。考虑制冷循环中存在的各主要不可逆因素,针对不同工质的制冷系统建立较精确的不可逆循环模型,探索不可逆循环的基本优化关系,从而分析各主要不可逆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寻找制冷循环的最佳设计方案,确定其最佳运行条件和性能界限,为促进低温技术的发展、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新理论指导。 |
56 | 类钙钛矿化合物晶体结构构建规律与新材料探索 | 建立类钙钛矿化合物设计原则:确定氧八面体的共顶、共棱、共面网络结构形成的规律;氧八面体内外阳离子的类型、数量对类钙钛矿结构影响规律。制备新一代高性能新型功能材料(如微波介质材料):在上述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制备出介电常数、品质因子、频温系数三者综合性能高的、新的微波介质材料。 |
57 | 无机聚合物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 高无机聚合物材料的制造是当前胶凝材料的最新发展,以工业废渣或高岭土为原料,辅以其他化工原料,通过多种化学反应而形成以沸石结构为主的新材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无机聚合物材料具有凝固快速、机械强度高、抗化学腐蚀性好、防火性能优异等优点,且成本与水泥相当或更低。采用工业废料为原料,每合成一吨无机聚合物材料CO_2的排放量仅为水泥的1/5。无机聚合物材料是核废料和其他工业污染废料的优良处理材料。新型无机聚合物粘合剂保证防火材料具有优良的防水防潮性能,有效克服了目前防火材料存在的局限性。 |
58 | 生物医学新材料 | 该牙线不但具有通常牙线的活齿功能,而且由于将具有清刷牙齿表面功能剂的配方和具有抑菌杀菌功能的药物成分与独特的粘结剂配合成为一种涂敷于力学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丝束上,从而使这种牙线成为既有表面清洁作和又具有保健性能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涂布在牙线上的清洁剂和磨料,使牙线能起到具有独特功能的清除牙缝的牙刷作用,包藏在高分子粘结剂中的药物能在牙线的使用过程中逐渐释放并且能停留在牙缝中起到抑菌杀菌作用。这是集多种口腔、牙齿保健作用于一线,采用多种新材料为原料,经过多次试验检验其防止口腔疾病的性能,筛选而成的一种口腔医用 |
59 |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产技术 | 该项目采用特殊的工艺方法成功的制备出了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该纳米材料粒径小(平均30纳米以下)、均匀性好,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人体可吸收性和纳米尺寸效应,其用途非常广泛,是新世纪的生物医用新材料之一。该产品主要用于牙膏、人工骨骼、骨钉、治疗癌症。 |
60 | 耐蚀新材料-漆酚螯合高聚物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利用中国特产漆的主成分漆酚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生成漆酚金属化合物;再利用漆酚分子侧链的不饱和键及苯环上含有三个活性点的特点,使其交联成高聚物。化学产物的研究表明,这类材料不仅保持了生漆的优点,还克服了生漆对人体有严重过敏毒性等缺点,而且性能得到提高。已遴选出几种具有优异性能的产物。如:(1)漆酚锆螫合高聚物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热失重50%时温度达607℃;(2)漆酚钼螯合高聚物具有催化氧化性能,其漆膜乌黑光亮,为不干生漆研制黑推光漆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3)漆酚钛螯 |
61 |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性和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研究 | 该项研究发现少量的Mn可以使SmZn合金的居里温度显著增加,证明Sin-Mn和Mn-Mn之间存在很强的交换作用。发现添加少量的Fe可以使Tb(zn,Fe)和Dy(zn,Fe)合金的居里温度增加,证实了提出的Tb9(Dy)-Fe和Fe-Fe之间的交换作用的观点,研究了Tb-Dy-zn三元系合金的结构与相关系,确定了Tb-Dy-zn三元系的相图,为探索Tb-Dy-Zn三元系新材料提供了依据与指导,研制了磁致伸缩致动器,从理论上建立了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输出模型。该项研究对于开发新产品和形成产业,提升一个地区和国家 |
62 | 激光与材料交互作用形成新材料的机理与特性的研究 | 新材料制备和开发是当今科学研究的重要热点,是高新技术研发的基础。高能密度的激光被视为非平衡制备新材料的高新技术重要手段之一,该项目研究属材料科学与激光技术交叉的学科领域。该项目历经长达十余年的系统研究,内容涉及激光与材料几种基本形态(气、固、液)交互作用的前沿学科和应用基础问题,涵盖了激光与液态金属交互作用试验平台的建立;激光-液态金属-气态金属交互作用本质、纳米颗粒和特殊形态纳米半导体氧化物形成机理及制备技术的研究;激光与固态材料交互作用时,流场、温度场、质场和应力场等基础问题和特种表面合金及表面金属基 |
63 | 生物降解陶瓷材料的降解机理研究 | 该项目属高技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领域。磷酸钙是人体骨骼中无机盐的主要成分,通过材料配方和显微结构的优化设计及采用不同的制备工艺,调节材料的化学组成,控制其显微结构,从而制备出具有不同物化和生物学特性的复合型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以满足不同骨植入的需求。从骨组织工程的原理出发,将用于修复骨缺损的填充材料设计成多孔、具有生物降解特性的复合型磷酸钙材料,该材料植入人骨组织后,在体内发生系列物化和生物化学变化,随着新骨的生长,逐渐被降解吸收,参与新骨组织的形成,实现了从无生命材料参与有生命组织形成过程,并起到了临时 |
64 | 新型汽车结构钢和新材料设计 | 该课题组通过对HSLA TRIP钢的计算机合金设计、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提出了降Si、以Al代Si和无Si HSLA TRIP钢的技术原则,和国外冶金实验室的试验研究不谋而合。自行设计制造了上海市第一台冲击拉伸试验装置,在此基础上对自主成分设计、自主冶炼的HSLA TRIP钢的基于最基本的工艺参数入手,对静、动态拉伸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动态变形过程中的能量吸收规律进行了估算,发现了该类钢的一些新现象,积累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数据,为新型材料在国产车的使用奠定了技术和数据储备。 |
65 | 新材料制造技术信息系统(I2S-NM) | 该项目开发了新材料制造技术信息系统(I2S-NM)。该技术核心在于,跟踪生产过程,记录必要的生产数据,依据热力学、动力学以及各种材料生产过程中具体工艺参数,开发提取过程中的数据资料,构造工艺参数系统,寻求尚佳工况范围,指导产品生产,降低能耗、降低其他生产成本;在产品生产基础上,帮助公司构建快速开发系列产品的方案,以及参与新品开发。该技术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到多数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将风险降到最低点。 |
66 | 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数字化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 | 该项目开发了色母粒三原色电脑配色的创新技术,通过对各种纺丝工艺的试验,优选了工艺路线;设计了新的色母粒干燥系统,改造了原干燥切片机设备,特制了色母粒连续式干燥机;自行设计和加工了全新的注色装置,使色母粒的填加计量精度和均匀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该项目的成功研制使公司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生产涤纶色丝和绣花线的工艺和技术,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线质柔软、强度高、三叶型截面异形度高、色泽均匀、可生产客户要求的任何颜色,同时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协调生产,降低了变换颜色品种时原料的损耗量。 |
67 | 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工艺优化技术 | 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是当今新材料生产工业发展方向和趋势。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企业不重视自身生产潜力的开掘,造成生产落后竞争力差的局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关键不一定在于大量投资硬件、营建新的生产基地、雇用更多工人,而在于对已有生产过程的理解与优化。 本技术核心在于,跟踪生产过程,记录必要的生产数据,依据热力学、动力学以及各种材料生产过程中具体工艺参数,开发挖掘贵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资料,构造工艺参数系统,寻求尚佳工况范围,指导公司产品生产,降低能耗、降低其它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产品生产基础上,还可帮助公 |
68 | 研究多组元新材料的快速途径 | 该项目旨在通过研制组分呈梯度分布、组成覆盖整个相图的“相图芯片“,并对其电、磁和光学性能以及微区组成和结构进行检测和表征,从而快速遴选出性能优异的新材料,提高材料研究的效率。实验采用两步合成法和传统电子陶瓷制备工艺,以0.59PMN-0.41PT和0.71PMN-0.29PT为基本组分,设计并制备了多组分复合的梯度PMNT陶瓷,并对其电性能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组分位于两个基本组分之间的扩散层,其宽度约为1mm。但由于仪器精度限制,确定该扩散层的具体组成较难。通过等离子溅射的方法,制备了组分渐变的 |
69 | 多孔杂多化合物催化新材料的研制 | 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磷钼酸-表面活性剂盐,采用溶剂提取法去除表面活性剂,利用盐-凝胶法反应得到一种具有三维孔道结构的新型杂多酸催化剂,该介孔材料的孔径为30~40 nm,比表面积可达140 m2/g,保持了Keggin结构的完整性。采用酸化-醚化法合成了三种具有Keggin结构的P-Mo-(V)杂多酸,制备了三种P-Mo-(V)杂多酸/ODA的LB膜,并用小角XRD和原子力显微镜等进行了表征。杂多阴离子形成了在分子水平有序的自组装膜,在膜中紧密堆积和有序排列,粒子大小约为50nm,高度在7-8 |
70 | 石质文物表面保护的一类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 | 作为开发新型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首先对已经使用的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缺陷和可能的危害进行了研究,本工作较系统地实验研究了石材表面因有机材料保护引起的亲水/憎水界面的破坏现象,而目前还未看到国内外有类似研究的报道。对我们已经发现的石质古迹表面的天然生物矿化膜开展了化学仿制技术研究和操作工艺研究,所得成果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模拟天然生物矿化过程,初步完成了草酸钙生物矿化膜的仿生合成研究,并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在开发石质文物防护材料的同时,考虑到实际保护中大量遇到的石质和土 |
71 | 罐式专用汽车新材料罐体的开发 | 相同大小的罐体,新材料罐体(铝合金材料、全塑材料、钢塑复合材料)与采用碳钢材料罐体相比,重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整车装载质量均有大幅度增加,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中铝合金材料罐体尤为显著,罐体的自重减轻约55%,减轻整车整备质量约20%,装载质量增加约26%;全塑材料罐体自重减轻超过了15%,装载质量增加了近5.5%;钢塑复合材料罐体自重减轻达到20%以上,装载质量增加了近6.5%。新型轻质材料(铝合金材料、全塑材料、钢塑复合材料)罐体的运油车及化工液体运输车,在适合的运输介质情况下, |
72 | F60芳纶毡 |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开发F60芳纶毡新产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服用隔热层新材料,产品能满足消防服的各项技术指标,具有隔热效果更好的优点。生产工艺:原料喂入→开松混合→梳理成网→铺网→牵伸→水刺→烘干→卷绕成形。产品性能:1、F60芳纶毡是一种消防服的隔热层新材料,可替代常规的碳纤维毡,使消防服耐高温阻燃性能更好。2、与PTFE复合芳纶毡合用,可使每套消防服重量减轻1kg左右。3、产品能满足《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项目:技术指标阻燃性能:径向续燃时间(S):≤2;损毁长 |
73 | 德阳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研究 | 课题依据国家科技部“西部新材料科技行动计划”及省科技厅的要求,结合德阳材料产业的比较优势,开展“德阳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的研究,以指导德阳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新材料产业,并把新材料产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突破口,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新材料产业带动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推动德阳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三大新兴产业是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材料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支柱。新材料产 |
74 | 污水处理新材料新工艺中试研究 | 改性纳米SiO<,x>、碳纤维与聚氨酯基础原料原位复合聚合发泡,分别得到新型高性能纳米SiO<,x>和碳纤维复合生物活性聚氨酯载体。改性纳米SiO<,x>、TiO<,2>等或有机化微/纳米粘土与聚烯烃树脂复合并制成点补偿式线性曝气管。应用所得新型曝气管、载体和高效微生物菌群及相关辅助材料,借助载体结合法固定化微生物,构成固定化微生物-曝气浮动滤池污水处理技术(IAF技术)。IAF技术可用于城镇污水资源化处理、单独或构成强化物化-IAF技术组合工艺用于可生化性工业污水资源化处理,强化物化-IAF技术组合工艺 |
75 | 高膨胀新材料小试研究 | 该研究项目通过对日本样品采用先进的化学手段进行分析,了解了其主要物质组成烯酸酯(盐)。在剖析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原材料的供应及生产工艺,以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游离基反应,通过悬浮及溶液聚合的成试验研究,并对影响聚合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选出了比较配方,并合成出了批量的小试样品,样品经性能测试,达到了日本nip产品的质量指标。 |
76 | 建筑涂膜抗生物损害新材料的开发 | 1、调查收集了污染涂料(涂膜)中的优势菌种和藻类,并进行分离、鉴定。对广东省多个污染涂料及涂膜样品进行取样分离,得到的优势霉菌,并研究分析了涂料中微生物的含量和优势种群等项目;2、研究材料老化程度与抗生物性能之间关系,确定材料筛选的方法;3、开发出若干种抗生物损害性能良好、其他品质也合乎要求的成膜材料;4、针对不同成分的涂料,研发出了系列抗生物新材料,并分析添加了这些抗生物新材料后的涂料的稳定性、安全性,涂料挑战微生物和藻类的功效以及抗微生物的持久性;5、开发出抗生物损害性能良好、其他品质也合乎要求的成膜 |
77 | 哈尔滨市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专利)战略研究 | 该课题从理论到实证调研,从产业到企业层面对哈尔滨市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专利)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1、构建的哈尔滨市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专利)战略及实施策略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管理法规和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新材料产业有关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提供参考;2、设计区域专利产出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产业专利预警警度指标体系,为哈尔滨市掌握整体及各产业专利发展情况及安全水平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参考;3、提高被调研单位的专利申请与管理意识,形成的各单位专利战略实证报告对其专利发展战略制订和知识产权(专 |
78 | 黑龙江省硅基新材料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黑龙江省具有生产硅基材料产品的丰富资源,具备生产该类产品能力的厂家很多,有国内最大的俄罗斯能源引进和开发利用基地(独立专署供电区)等许多开发生产硅基材料并使其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此时遵循市场规律,以资源配置的实际效率和可预期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开发硅基材料并使其产业化,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税收和提高财政收入,对该省经济发展、产业化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该项目提供的黑龙江省硅基新材料发展战略研究包括硅基材料及市场需求、生产和原材料、开发硅基新材料产业的招商引资状况及黑龙江省发展硅基新材料存在的问题。同时提 |
79 | 生物柴油生产关键技术及创新材料的研究 | 该项目于2005年申请并得到资助,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建立了化学法和脂肪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关键技术与工艺路线,生物柴油的得率达到98%以上,甘油纯度达到分析纯标准,生物柴油各项指标优于国家现行的生物柴油标准GB/T20828-2007,达到德国生物柴油标准。收集获得了含油量超过28%的藻类材料4份,获得含油量超过62%的花生新材料2份,并对海藻油脂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技术储备,为我国海藻能源的利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该项目技术已经完成了小试、中试试验,并向北京、上海、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北廊坊和山东9 |
80 | 无卤阻燃热塑性工程塑料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阻燃热塑性工程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燃烧时发烟量低、毒性小的优点,有利于环境保护。用于无卤阻燃新材料。如应用于家用电器和计算机外壳等的热塑性材料。 |
81 | 生物可降解水刺医卫非织造新材料 | 生物可降解水刺医卫非织造新材料以竹纤维、高湿模量粘胶、Lyocell纤维、甲壳素纤维等为原料。建立和掌握了非定向梳理多孔鼓式高速成网关键工艺技术,解决了纤网高速成形中静电的控制技术,解决了水处理及加固过程中对纤维的原生态保护技术,解决了干燥工艺中对产品吸、放湿控制技术。开发的系列新产品具有生物可降解、抗菌性强、吸湿性好、透气率高等特性,取得了 4项科技新成果,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并发表相关论文4篇,项目综合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至今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1860万元,新增利税8983 |
82 | 电子产品纸浆模塑包装新材料 | 该项目利用废纸及造纸污泥为原料,采用重金属络合技术,以EDTA(乙二胺四乙酰)络合剂、高分子EJSC重金属沉淀剂及硫化物分别除去纸浆和生产用水中的重金属,大幅降低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制得低重金属含量的纸浆模塑制品,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环保政策,产业发展方向。 |
83 | 以生物质为原料合成环境友好新材料 | 重点开展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化学降解及其功能材料,以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及其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了两种新材料:一是甘蔗渣液化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二是甘蔗渣/HDPE(PVC)木塑复合材料。目前,由甘蔗渣制备这两种环境友好材料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该项目在甘蔗渣液化、甘蔗渣脱糖、脱色和表面亲油改性、植物多元醇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甘蔗渣与塑料复合等技术方面获得突破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两种新材料制备技术已经具备产业化条件。产业化后可替代由石油化学品制备的同类材料。另外,由于所用原材料是农业副产物 |
84 | 高聚物基纳米CDP纤维 |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断裂强度: CN/dtex 3.16断裂伸长率:% 27.5抗菌率:% 97.27紫外线屏蔽率: % 99.5高聚物基纳米CDP纤维是一种功能优异的纳米级聚酯纺织新材料,是主要利用ZnO粉体经纳米微粒优化开发, 通过应用超细功能粉体的表面修饰化工艺、制备纳米粉体/阳离子可染PET复合树酯(功能母粒),采用以共混、纳米技术制得具有抗菌、抗紫外线功能的CDP纤维。产品采用纳米级功能母粒共混聚合技术开发,改变原来一直采用的通过添加无机粉体共混熔融纺丝工艺路线,避免因功能粉体扩散和二次团 |
85 | 烟机配件国产化的新材料研究 | 开发了一种新型工程塑料的材料,具有耐磨、变形小、易加工、性价比高的特点。可推广应用于很多使用尼龙、工程塑料和轻金属的部件。 |
86 | 稗草在水稻新材料创建上的应用研究 | 通过花粉管导入法等将稗草总DNA导入水稻优良恢复系中,将花药培养等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结合,创建综合性状好的新质源恢复系中间材料,同时利用RAPD、SSR等分子标记进行指纹图谱坚定。 |
87 | 游丝新材料的研究 | 该材料用于制做手表游丝,它不仅提高了手表的防磁性能,而且解决了游丝防磁性能与温度系数相互矛盾的难题。用该材料制做的游丝,防磁性能、温度系数等指标都超过了GB4037-83手表游丝国家标准的要求。防磁性能达到ISO764国际水平。以该厂年产2000万条游丝计算,材料、丝材费每年可节约21.04万元。 |
88 | 大、中型电石炉新炉衬研究-新结构、新材料及新施工工艺 | 为改进电石炉炉衬结构,该项成果采用了新炉衬材料及新的施工工艺,经在湖南省维尼纶厂18000KVA密闭电石炉使用获得成功。其主要改进措施有:1.为保证炉体的整体性取消了炉底砂层;2.改干砌为磷酸盐浓泥浆湿砌,并进行了500℃以上的烘烤;3.炉底采用自焙炭砖,能烧结成近于无缝的整体性强的炉底,有效地防止了矽铁穿入炉底;4.自焙炭砖与高铝砖之间填入新型炭素填充料-低温炭捣料,能达到与炉底自焙炭砖烧结成一个整体的目的;5.上部炉墙采用国际高铝砖、磷酸盐泥浆砌筑。经鉴定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具有独创性。 |
89 | 稀土共晶AL-S1合金汽车活塞新材料 | 该项目以稀土对活塞热稳定性等的影响为依据,设计配方,制定生产工艺。该材料是继我国稀土66─1 合金后的另一种新型的稀土活塞合金材料。它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国内发动机活塞在配缸间隙小时,常出现的热车粒缸和冷车敲缸问题。经实验室试验、生产试验、台架试验、装车试验及批量生产等表明,该项目制定的配方合理,生产工艺先进,用该材料生产出的活塞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300℃时,高温强度达110─146N/mm2;其中,关键技术指标活塞热稳定性平均为0.016%D。该项目首次发现二氧化铈可成为初晶Si的异质核心,并提出新的 |
90 | 马氏体相变及在形状记忆合金中的应用 | 该研究从研究马氏体相变晶体形态学入手,指导带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从研究FeMnsi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入手研制成功了廉价的低NiCrFesi系形状记忆合金,设计试制了CuZnAl记忆合金泊车节温器.该成果达到国际同领域工作的先进水平. |
91 | PPDI(对苯二异氰酸酯) | 据公司外贸部门反馈的信息表明:国外客商对我公司生产的对苯二异氰酸酯产品使用效果非常满意,PPDI体系弹性体在耐磨、机械力学、耐高温、耐湿和抗疲劳等性能均优于MDI/BDO和TDI/MOCA体系,其动态力学性能尤为突出。随着国内外大飞机、汽车等制造业不断发展,对特种高端新材料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也为PPDI等产品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公司已与美国派克、欧洲Iic和日本Inolac等公司签定了数百吨PPDI订货合同,公司正积极组织生产,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
92 | 漆艺、立漆、喷金、电化铝等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 漆艺、立漆、喷金、电化铝等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主要是在漆器立体造型产品上,运用漆化新工艺、新材料,试验新型树脂漆与电化铝、金银浆结合所产生的工艺性能反映;通过工艺制作及化学分析,解决了电化铝光滑、光亮、不易附着及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试验立漆、喷金,打磨等新工艺技法如何运用到立体漆器造型上,从而取得较好的新的装饰手法.所研制的新产品,在保持传统漆器的基础上,达到外形规整、稳定、厚薄均匀,无裂纹,光滑,造型新颖,装饰图案色彩鲜艳明快,有较好的艺术效果.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金银贵重金属,降低了成本,经济效 |
93 | 系列组织工程骨移植新材料的研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 1、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2、组织工程骨载体-异种无机骨、冻干骨、纤维蛋白凝胶的研究。3、组织工程骨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4、组织工程骨肌皮瓣预构的实验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观点:1、成功地在体外培养了兔、大鼠,人骨髓基质细胞,完成了扩增、传代、冻存、复苏和诱导分化。证实第6代后,可获得5000倍原代细胞数量的基质细胞。继续传代至十几代细胞仍保留原代相同的扩增能力。2、证实了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具有血清选择性。胰岛素能够刺激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地塞米松明 |
94 | 废旧塑料和粉煤灰复合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 废旧塑料和粉煤灰严重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本着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着眼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的支持下,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镇赉松海塑料厂联合研究的废旧塑料与粉煤灰复合新材料,通过对多种废旧塑料和粉煤灰不同配比、增容、增韧、增塑与不同品种用量辅助剂的协同效应与在线反应加工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适当条件下共混捏合、挤出,通过模压、造粒、压延等工艺制成不同用途的产品,如下水井盖、井蓖、树池蓖等,在抗压、抗弯、抗冲击强度、耐候性等综合性能良好,并制出不带内存钢筋骨架的下水井盖 |
95 | 新型建筑防水硅橡胶 | 此防水硅橡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在-60℃~260℃的范围内能保持一定的柔软性、回弹性和表面硬度,机械性能无明显变化,而且抵抗长时间的热老化、耐候、憎水、难燃、无毒、无腐蚀,和水泥混凝土、陶瓷、石材等具有极强的粘接性能。适用于混凝土屋面、墙体、路面、隧道以及厨卫间、地下室、人防工程的防水、堵漏。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阶段,基础建设、住宅建设、城市建设、市政建设及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防水材料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到2010年市级城市将由2000年的667个增至800个。城市住宅建设投资比2 |
96 | 真丝、氨纶复合新材料加工工艺设备 | 该课题针对复合真丝特点,对专用双向包复设备以及相应的重型包复技术进行了研制,主要解决了牵伸超喂包复专用锭子,双向包复时芯丝稳定性,使用压辊式超喂等关键技术。运用该技术可生产弹力真丝产品。 |
97 | 矿井高效防灭火新材料开发 | 在广泛调研及对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分析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降尘阻燃防灭火材料新材料、粉煤灰复合胶体材料和三相泡沫等三种产品配方的正交复配试验,通过对各种实验模块的实验室及现场试验,确定了三种产品最优配方并生产出了相应的定型产品;借助先进的检测仪器及电子计算机,对三种定型产品的各项性能指针进行测定与研究,为三种产品的工业性试验及其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开发了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灌浆参数自动检测和远程控制的多功能灌浆检测控制系统;本着工艺先进、能耗节省、生产高效等设计原则,经过经济、技术比较 |
98 | 耐强腐蚀农用软包装材料 | 21世纪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环保要求、降低能耗的意识越来越强,据统计,目前英国包装工业每年耗用能源占全年总数的5%,德国为40%,美国为25%,而我国按目前能源消耗速度,到2050年可采用的石油只可用3年,天然气为4年,煤炭为15年,森林面积只有目前的1/4,可见我国的环保及降低能耗问题较为严重。而我国农药使用传统的玻璃瓶而需高能耗、易碎污染环境,农药改变传统包装已势在必行。随着复合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虽然人们已经开始将软体包装技术运用于农药的包装,同时直接注入法施药技术在农药包装中的 |
99 |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 1、国家建材局于1999年7月在《关于印发〈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导向目录〉的通知》(建材规划发[1999]163号)中,把“聚合物干混砂浆列为发展类的新型建材”。而我国还没有该产品的生产厂,该技术一直被国外几大公司垄断,国内市场也被国外产品垄断,国外公司根本没有向国内进行技术转让的意向。为了打破该产品和技术的垄断,2000年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成立研发组自行研发这种产品。2003年开始进行引进设备谈判、产品中试、应用技术研发、市场应用四个阶段工作,确定了项目建设规模,成立了项目建设组。2004年3月 |
100 | 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研究 | 运用区域经济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对新材料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构建了湖南国家新材料基地三大产业链、两大产业集群和五个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框架,创建了基地管理评价体系,提出了基地管理制度建议。成果将为科技管理部门和国家新材料基地制定规划、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
101 |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HSHM-PE) |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项目,世界上仅有荷兰、美国、日本、中国拥有该产品产业化生产技术。早在1985年,就开始对该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在取得中试成果后,建成一条100吨/年工业化生产线。2000年扩产为200吨/年。产品经湖南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属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2000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以其突出的抗击性和抗切割性,耐化学腐蚀,抗紫外线,很强的抗低温能力等优异性能特点,在国际上成为21世纪蓬勃发展的高新材料而广泛用于安全防护、 |
102 | 标准折射率(nd=1.523)光色眼镜玻璃 | 标准折射率(ND=1.523)光色眼镜玻璃是现有普通光色眼镜玻璃的更新换代产品,是一种填补国内空白的理想眼镜玻璃新材料。该成果具有如下特点:玻璃基础组成的选择与设计是运用玻璃物理性计算方法来拟合、筛选和优化的。在R_2O(RO)-AL_2O_3-B_2O_3-SIO_2 系统中添加TIO_2、ZRO_2等氧化物,提高了玻璃的折射率,有新颖性。玻璃具有稳定的光学常数(ND,γ),射率符合国际标准规定。玻璃具有良好的光色性能,变暗适中,退色较快。玻璃具有熔炼温度适中、粘度-温度特性好、易于控制,适合于全铂单坩 |
103 | 隔板防沫纸 | 铅酸蓄电池漏液是制约世界铅酸蓄电池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国际电源协会在几次重大的国际电源会议上提出治理问题,因此解决铅酸蓄电池漏液及其污染是国内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从国内外看解决铅酸蓄电池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隔板防沫纸,因此我公司提出隔板防沫纸研制。1.项目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内容。隔板防沫纸是由纤维材料(含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经填加填料,通过湿法抄制,然后加入粘合剂增强,再经过烘干、卷卷、整理等制成成品。通常所用无机纤维为超细玻璃纤维,作用是增加强度、刚性;有机纤维为聚酯纤维,使其具有较好的柔韧 |
104 | 河北省新材料研究发展方向和策略 | 结合我国新材料研究发展的特点,研究分析了河北省新材料研究发展现状和特点,指出了河北省在新材料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河北省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技术以引进为主。河北省新材料应向多学科交叉性、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并注意新材料发展和生态环境及资源的协调性。提出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河北省新材料、合理选择河北省区域新材料研究发展的重点领域、自主创新、培养和建设产业基地等建设性策略。该课题可对河北省新材料的研究发展、产业分析、发展战略、技术展望、投资建议等方面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为河 |
105 | DL-6型汽车磷化系列新材料 | 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空调机等钢铁件涂装前处理。经脱脂、表调处理可在钢铁制件上形成晶核,即可加快磷化速度,又可改善磷化膜结晶;磷化处理溶液在一定的浓度、温度及氧化剂、促进作用下,形成磷酸锌铁转化膜,该转化膜与基体金属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与漆膜、涂层具有良好的配套性,适宜于汽车、家电及大型连续生产线上应用。经国内磷化材料如长春一汽3#磷化材料、吉林奥托应用的磷化材料等处理的钢铁件结晶均为枝状、条状,P比多在30~70%,而经DL-6系列磷化材料处理的钢铁件结晶为球状,P比可达90%以上。该系列磷化材料的制造性 |
106 | 木粉/PVC微发泡复合新材料 | 上海奔奔门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木粉/PVC微发泡复合新材料及其制品兼有木材和塑料的优良特性,达到了真正仿木的效果。它的出现将给木制品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特别是在资源紧缺、原料价格飞涨的今天,它给塑料加工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由于使用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没有使用胶水粘合,是替代传统木材的绿色环保新型材料。其创新点如下: 1、木粉/PVC微发泡复合新材料是精制木粉和塑料等辅以各种功能剂通过模塑化挤出成型的新型建材。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工业化制造,应用范围广,品种多,规模大。 2、木粉/PVC微发泡复合新材料 |
107 | 柔性纤维半刚性基层的性能及其在内蒙古地区的应用研究 | 该项目“柔性纤维半刚性基层的性能及其在内蒙古地区的应用研究”属于道路新材料技术领域。项目研究成果表明:柔性纤维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强度、冲刷、抗冻、冲击、韧性、疲劳等性能均相对现行普通半刚性基层材料有显著改善和提高,是一种具有优良抗裂性能的新型半刚性基层材料。柔性纤维半刚性基层试验路段推广应用长度总计1850m,面积约2.1万平方米。试验路观察结果表明,由于柔性纤维半刚性基层具有优良的抗裂性能和路用性能,使得基层裂缝数量明显减少,由此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数量显著减少,路面平均裂缝间距显著增加。因此,柔性纤 |
108 | 隧道防渗水新材料及关键技术研究 | 本研究以沪蓉高速公路中一试验段隧道防水工程实际为背景,突破传统隧道防、渗水工艺,研制出一种高性能WPSCC,在取消防水层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衬砌混凝土的自防水、抗渗能力来实现隧道的有效防水。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 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隧道防渗水材料通过超塑化剂的复合、矿物掺料的选择与应用及流变学特性、收缩特性的研究,研制出了一种具有良好流变特性、抗渗特性的自密实防渗水混凝土。2. 研制了一种新的隧道防渗水工艺改变了传统的防渗水层加复合衬砌的隧道防渗水工艺,研究出了一种在免防水层的情况下,利用自密实 |
109 | 环保纸浆模塑包装新材料 | 纸浆模塑可自然降解,安全环保,环保纸浆模塑包装新材料科技成果根据“纸模蜂格板”技术发明专利。采用回收废纸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三废”;使用过程中无任何污染,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在性能上与泡沫塑料接近,在产品技术指标上可替代发泡塑料和木质托盘的使用,该材料可以完全回收利用,原料和成品弃置后也可以迅速地被生物降解,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
110 | 电致近红外光学新材料 | 首次尝试用3d(Zn)、4f(Nd)和功能性的Salen 类Schiff Base有机物的产物为基元,通过刚性的多连接基元,合成得到高量子产率、长荧光寿命的近红外发光材料,用于电致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器件。研究表明:利用功能性的Salen 类Schiff Base的3d(Zn)、4f(Nd)混金属化合物为构筑基元,通过端基连接体可得到多核的近红外发光材料,成果已发表在SCI收录RSC数据库 New J.Chem.(影响因子2.651),Elesiver数据库 Inorg.Chem.Commun.(影响因子1. |
111 | 冶金机械零件的先进激光制造与再制造技术 | 内容简介:本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新材料;先进制造与再制造,在局部易磨损部位、或已磨损部位、或低等级材料零件上激光熔覆高性能材料。 成熟程度: 典型应用1. 激光熔覆进口棒材生产线高性能复合裙板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先进激光表面工程技术与纳米材料相结合的纳米激光表面工程技术,开发进口棒材轧制生产线高性能复合裙板的先进制造与再制造技术。主要内容与特点:(1)研究了复合裙板激光熔覆的工艺参数、涂层成分和组织性能,提出了优化的工艺参数与成分设计。激光熔覆添加纳米Y2O3的镍基合金复合涂层未 |
112 | 激光表面工程的开发与应用 | 安徽工业大学激光表面工程中心是国家863 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实验室之一,中心主体设备为整体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的5 kW CO2 激光加工成套设备,配置了6 轴4 联动西门子数控、宽带扫描系统及检测、表征设备。主要从事激光表面工程、先进制造与再制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多功能涂层的研究与应用;铜的表面合金化及相分离行为的研究;纳米材料激光表面合金化模具。部分研究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冶金、机械、轻工等企业生产实际。 |
113 | 纳米聚酯改性新材料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 | 主要内容:采用目前比较前沿的聚合物/无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技术,将无机层状硅酸盐进行有机化处理,再与PTA(精对苯二甲酸)、EG(乙二醇)一起模拟工业生产流程,通过原位聚合法和熔融插层法制备完全剥离的PET/MMT纳米复合材料,提高PET的综合性能(气体阻隔性、耐热性、加工性能等)。研究生产纳米复合PET材料的工业化方法,探寻使MMT能在PET基体中呈剥离片状,达到纳米分散的途径。 提出的依据:聚酯材料功能化的要求,以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殊先进性能,使得纳米聚酯复合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14 | ATiC碳化钛基金属陶瓷材料手表 | 具有高硬度的硬质合金是在1962 年作为手表外观件材料由瑞士RADO 公司引入手表行业的。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等方面的优点,但是其密度大、韧性差、磨削的边角锋利、与人体亲和力差,佩带的舒适性和不锈钢材质的手表有一定差距,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手表材料,急需开发一种升级材料应用于手表产品。本项目开发的就是一种具备硬质合金的超硬特性,比重较轻又具备较好的人体亲和力的金属陶瓷材料手表。本项目提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粉末原料与注射成形粘结剂配方专利,并通过溶剂-高温真空复合脱脂、真空烧结、热等静压等一整套工艺克 |
115 | 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及基地建设研究 | 本项研究在历时近两年的研究过程中,对数十家企业和众多的科技专家、企业家和经济管理专家进行了咨询访问、问卷调查,对相关城市新材料发展基地进行实地考查,对诸多新材料产品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报告分析了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新材料技术开发及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设计了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推进模式,给出了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项目清单和应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名录,并提出了许多适合青岛市特点的企业发展对策和政府的产业扶植政策。概括本项目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如下几点: 1、项目研究过程中,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 |
116 | 青岛市新材料产状况研究及指标体系研究 | 1、研究建立了符合我市产业特点、较全面反映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监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全面反映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的课题研究总报告; 2、建立了我市新材料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 3、建立了我市新材料产品项目水平数据库; 4、建立了对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实施调查监控的软件处理系统; 5、建立了描述和反映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的资料开发库; 6、建立起新材料产业发展统计公报制度。 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该成果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了我市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及发展状况,研究报告资料翔实、丰富,可开发利用 |
117 | 轻质发泡电气石紫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项目名称:轻质发泡电气石紫砂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1.轻质发泡电气石紫砂制品是发明人唐家生在原电气石紫砂制品的发明中又一重大发明,属高科技陶瓷基新材料领域。 2.该材料可以制成水处理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冰箱内除臭材料、民用携带饮用水功能材料等。 3.通过专利工艺与配方,该材料变轻、多孔。在水和空气中能最大程度地释放远红外辐射及空气负离子,改变水和空气质量,提高人体健康水准。放在冰箱内能使冰箱内腐臭异味去除,抗菌保鲜效果明显。 4.该材料推广应用性强,社会与经济效益明显,环保绿色健康,属 |
118 | 损伤容限钛合金新材料研究与开发 | 本研究涉及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1)新钛合金优化设计和均质、合格铸锭熔炼工艺研究。为达到人体相容性好和高损伤容限的研制要求,首先需要在已有的T4S合金和TC4-DT合金基础上进行成分优化的合金设计,包括主成分体系的精简和优化以及杂质成分控制;其次是优质铸锭熔炼工艺研究。T4S合金是西部钛业联合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的两相中强高韧损伤容限型钛合金,为Ti-Al-Sn-Zr-Mo-Cr-Nb七元合金系,其性能水平优于Ti-6Al-4VELI合金,且与BT20合金性能水平相当。该合金已申请发明专利。对于损伤容 |
119 | 优质软米多小穗、双层壳水稻育种新材料的首次发现及应用研究 | 1999年9月18日董保柱研究员在田间观察德宏的地方软米品种资源时,在品种名称为地白谷的品种资源中首次发现了多小穗品种,在早熟滇瑞409中首次发现了双层壳,2001年11月14日,经云南省科技情报所的科技查新报告表明,这两种新材料尚无报道,在国内属首次发现;2006年7月26日,由云南省农业厅汤克仁副厅长亲自带队,邀请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省推广总站、种子管理站、省农业厅科教处、种植业处的专家和领导,对这两种新材料进行了田间鉴评,一致认为这两种新材料性状明显、稳定,是真实可靠的,建议有关部门对育种工 |
120 | 机械制造企业关键易损零部件的新材料与新工艺 | 本项目依托表面改性成套设备,配合所开发的多种复合合金粉末,可方便地在承受剧烈磨损、冲击、强腐蚀及高温氧化等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易损零部件表面制备与基体材料形成牢固冶金结合的,具有良好耐磨耐冲击、耐腐蚀、抗高温氧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金属基及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涂层。适合于工程机械、煤炭机械等关键零部件的延寿和旧产品的改造等。 |
121 | 宁夏新材料产业科技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研究 | 该项研究在分析评价宁夏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内外条件和现状、预测未来新材料市场供求形势的基础上,确定宁夏进一步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总体思路和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以发展新型特色材料和优势材料,以钽、铌、铍等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加工产品,铝、镁等轻金属合金材料及其加工产品,碳基材料及其加工产品为重点,兼顾其他有地区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建材、新型化工材料。对发展目标、重大项目、地区布局、实施步骤等进行统筹规划,提出实施规划的保证措施。规划的制订和实施,目的在于适应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要求,争取在较短时期内使宁夏成为我国西部具 |
122 | 耐低磷恢复系GP9的培育 | 1、该成果以恢复系成恢448为轮回亲本,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的材料M401杂交、回交,构建了BC1F6群体。经大田初筛和不同磷梯度盆栽复筛,结合米质分析、配合力测定和稻瘟病抗性鉴定,成功培育出耐低磷恢复新材料GP9。2、GP9在极端低磷胁迫条件下,其相对分蘖数、单株叶面积、绿叶数与低磷敏感材料及轮回亲本的相应性状差异显著,表现出良好的耐低磷能力。3、耐低磷恢复材料GP9保持了轮回亲本成恢448的稻米品质、稻瘟病抗性和产量配合力水平。其主要品质指标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抗稻瘟病;与三系不育系G46A、中9A |
123 | 耐热钢大口径离心铸造炉辊 | 耐热钢大口径离心铸造炉辊是一种高温合金新材料制品,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合金材料KS9C的熔炼技术和大口径炉辊的浇铸技术-梯度离心铸造工艺,增加结晶组织的致密性,减少钢板表面的积瘤。通过添加Nb、Ti和Sc稀土元素,提高材料高温蠕变强度和抗氧化性。该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生产各类冷轧薄板,以供国内外庞大的汽车制造业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主要创新点:1)材料创新:该产品通过添加Nb、Ti和Sc稀土元素,可改善柱状晶、等轴晶分布比例,从而提高材料高温蠕变强度和抗氧化性。2)工艺创新:采用具有 |
124 |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新材料技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调查及“十二五”技术预见 |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新材料产业在中国及该省仍无独立的统计数据,因而,产业发展状况不明,这给该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制订和科技扶持政策的制订带来了困难。为加快该省“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该省科技厅于2008年12月对该项目正式立项。②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是摸清“十一五”时期该省新材料技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十二五”期间新材料技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趋势做出技术预见。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该省对该产业进行技术预见并借此加速发展该产业,其意义重大。③主要论点与论据通过研究:( |
125 | 高通量能源环保催化新材料与工艺研发加速技术 | 该项目应用于能源环保等关键领域的催化新材料与工艺开发,是亚洲唯一、世界领先的用于工业新材料和工艺开发的高通量研发加速技术开发项目,项目开发的多个高通量系统平台为世界首创。高通量研发加速技术大幅提升了科研产能。传统工业新材料开发耗资巨大、周期漫长,由于无法借助理论和计算准确预测材料的构效关系,只能依靠经验和直觉并通过大量实验来筛选和发现新的功能材料,导致研发效率相对低下,成为制约新材料研发进程的瓶颈。高通量研发加速技术以系统、快速、并行的实验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目标材料,极大地提高研发效率,节省大量的时间 |
126 | 浙江省新材料技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调查及“十二五”技术预见 | 新材料产业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该产业意义重大。近年来,浙江省传统材料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新材料作为先导性产业的作用日益显现。加快推动该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成为浙江省“十二五”乃至今后十年的一个重要工作。但是,从决策层面上而言,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首先,由于浙江省新材料产业仍无独立的统计数据,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面上状况很不明晰;其次,过去对新材料技术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未作过研究,甚至可以说缺乏了解,如何重点扶持该产业发展及支持该行业科技创新、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突 |
127 | 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与技术路线图研究报告 | 该项研究报告是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新材料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战略及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黑龙江省新材料领域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研究,结合省情,综合考虑技术重要性、技术基础和差距、实现时序以及技术发展路径等因素,选择需要重点研发的优先领域关键技术,明确不同时段应优先支持的研发重点,编制未来一段时期内优先领域技术路线图,为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加快黑龙江省新材料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建议。主要研究了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重点研究高性能纤维、先进复合材料、光电材料材料、 |
128 | 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 从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与黑龙江省发展实际出发,紧紧围绕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需求,以战略高度,全球化视野,通过对省内新材料产业进行梳理分析,做到全局把握,重点突出;并从提升产业与区域经济整体竞争能力的角度,结合产业发展要素与关键环节,明确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劣势与机遇、挑战;并由此提出了黑龙江省未来一段时期内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方向、实施策略与具体建议等内容,为下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辅助决策与可靠的行动参考.先后对省内传统材料产业、重点新材料产业进行了整体调查,对国内外新 |
129 | 黑龙江省新材料行业信息平台网络服务中心 | 黑龙江省新材料行业信息平台网络服务中心项目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黑龙江省院所基本应用技术研究专项,于2014年10月验收通过。该项目网络服务中心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带宽网络环境,采用先进的KDD、PKI、SEO等技术对系统进行优化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实时在线访问的承载能力。该项目网络服务中心的建设为黑龙江省新材料行业信息平台提供了硬件载体,为促进黑龙江省新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依托,为发展新材料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信息支撑。中心设施先进,功能丰富, |
130 | 黑龙江省新材料行业信息平台 | 黑龙江省新材料行业信息平台项目由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黑龙江省财政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于2014年10月通过验收。该项目平台建设使用了海量数据挖掘与自动分析技术,在大量访问数据中,通过内置控制模块可以自动进行相关数据调取和相关联数据的对应分析、建模,解决了系统提取数据响应慢的问题;该平台在安全性方面使用了PKI公开密钥技术,提高了系统访问的安全性;同时,该平台使用了SEO技术对系统进行优化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实时在线访问的承载能力。该平台为新材料行业的信息交流、技术研发、专家服务、产销贸易等提 |
131 | 现代泵送混凝土控制技术及新型保坍保水新材料的研究开发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标性建筑的崛起,高层建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泵送混凝土是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泵送混凝土特殊的施工方式,对泵送混凝土的外加剂提出特殊的要求–高保坍、高保水。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保坍保水新材料”是应国内、国外市场的发展要求自行研发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配制自密实混凝土、高耐久性混凝土、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等不同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以及普通混凝土。虽然一般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国内外都可以生产,但是应用在高耐久性混凝土、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除了德国的巴斯 |
132 | 水煤浆的研究 | 水煤浆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能源,可取代原油和重油制取合成气。从制取合成气出发,进行了水煤浆制备研究,开发出一套湿法制浆工艺,建成一个水煤浆性能评价实验室。先后对几十个煤样进行评价,开展了工业应用制浆试验,其浓度达72%,形成了独特的水煤浆制备体系,曾为十余厂家建设提出了可行性报告,为鲁化合成氨示范工程提供了制浆技术,推荐了工业磨机选型,节约外汇200余万美元。已建成的水煤浆制备体系,工艺先进,可适应不同煤种制浆,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1991年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133 | 石煤制茶技术研究 | 每制一公斤毛茶要烧掉6~9公斤薪柴,陕西全省产茶4361吨,耗薪柴35629.37吨,因此寻找新能源,保护森林,降低制茶成本,提高茶叶品质是茶区的一件大事。该项研究用石煤代替薪柴,研究出一套石煤制茶新技术。它主要是改造原有炉灶使其升温降温能够人为控制,使石煤燃烧过程中废气能人为流出制茶厂,达到提高毛茶品质降低成本的目的。该工艺加工的茶叶内含成分正常,二氧化硫和氟含量比薪柴制茶低。由于石煤上火快,恒温时间长,因而制出的茶比薪柴制茶品质好,开汤后表现“清汤绿叶”,克服了红梗红叶病。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 |
134 | 青海省农林能源生态模式标准化应用研究 | 该成果依据生态学原理,针对青海省地区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在庭院中合理配置新能源,优化庭院经济生态的农区“五配套”系统和牧区“四配套”系统的能源生态模式。提供的“方案设计”及图集符合该省地方特点,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便于在农牧区推广。 |
135 | 新能源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 在“八五”期间,建设一个新能源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该基地包括:由风力发电机、生物质气化发电机组、太阳能光电系统、太阳能采暖建筑等组成的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供给系统;以生产红泥塑料制品、不饱和聚脂树脂、生物质秸杆能源转化设备等产品的新能源产业;以具有展示功能的风力发电机、风力提水发电两用机、太阳能光热和光电能量转换装置、生物质固化成型机、生物质气化炉、生物质气化发电设备等组成的试验示范场。该项目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技术发展状况和水平,起到了示范的窗口作用,同时也进行了新能源技术应用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尝试。技术经济指标 |
136 | 利用地球自转及高空综合能源发电方法 | 该发明已在广西乐业县雅长林场大围石岗得证实。它是在地球表面架设一个集能加速器,利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加速度的及与空气流作相对运动,在高空大面积集高空综合能源,使其内部空气获得加速,产生永久持续性高速流,。推动内部空气轮发电机且进行发电。因它利用提低压高速气流传动,其流量大,摩擦阻力小,功率大,单机容量可由数10千瓦-数万千瓦。它不存在环境污染,资源、燃料问题。免除了远距离距离高压输电。它可取代火力发电站,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建站发电。比起水、火、核电站来说,成本最低、最经济、最清洁、最丰富的能源,是新兴高科 |
137 | 中国新能源网 | 项目介绍:新能源网是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委、中国科学院共同指导下的一个以国际互联网为信息平台,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信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网站,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与信息产业化交汇的产物。新能源网收集有关的政策、法规、计划等方面的信息;提供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小水电等领域的网页信息浏览和网络数据查询;建成网上论坛和网上技术咨询系统;建成不少于5000家国内外能源领域内企业信息的企业数据库及产品数据库;收集包括《太阳能学报》、《新能源》等在内的新能源杂志、期刊、文献情报 |
138 | 70KW潮流实验电站 | 该实验电站是一座海上潮流能转换装置,建于浙江省岱山县龟山水道。它采用漂浮结构型式,主要包括电站载体、双转子水轮机、锚固系统、液压恒频发电与控制系统等部分。电站装机容量70kW,工作流速范围为1.6-4.2m/s,抗风能力10级,耐波高度3m,锚固适应潮差4m。在潮流流速2-2.5m/s时,平均发电功率5-20kW。从功能上讲,电站载体是双转子水轮机、控制系统和发电装置的搭载平台,载体总长18米、宽9米,型深2.25米。该电站的研建,实现了潮流能装置由实验室走向海洋,使摆线式潮流水轮机的原理、电站的设计、建 |
139 | 绿色智能型太阳能开水器 | 全天候智能型太阳能开水器采用热管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和相变传热温度高达250℃把水烧开,热效率高,产水量大,出水快;光电联合加热,阴雨天或每日早、晚时间辅以贮水式电热开水器,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供应开水;采用无电温控阀控制上下水,智能化电子系统控制电开水器运行,结构简单,经济可行,整机使用性能显著提高。试运行和测试结果表明,其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产品具有生产投资少,效益好,使用方便等特点,是满足城乡企事业单位饮开水的新型节能产品。 |
140 | 自然能气化器 | 自然能气化器采用二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ZL00215188.5/ ZL01204962.X),根据液化石油气的特点,利用太阳能、风能、地下水等自然能源,采用专利技术分离及微孔管鼓泡技术加速液化气的运动,选用传热效率高的铝合金型材,大大加强气化效果,与其他类型气化器相比,节能显著。应用远程自动液位控制系统,安装防过液装置,选用进口液相调压器,充分体现了安全、节能、环保等特点。 |
141 | 世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和发展战略 | 该成果从宏观角度,对世界农村能源的发展战略,各项能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国家农村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1.阐明开发农村能源是一个世界性的战略问题,指出世界农村能源系统正在发展变化,将进入多种能源综合利用时期,并开发农村一切可以利用的能源。2.纵向地从能源角度阐述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小水电、小煤矿、畜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横向地对美国、加拿大、法国、西德、丹麦、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前苏联、东欧国家、日本、巴西、印度、菲律宾和泰国等20个国家的农村能 |
142 | 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系统 |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21世纪世界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革,以资源有限、污染严重的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逐步转变为以资源无限、清洁干净的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样化,复合型的能源结构,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随处可见,无机械传动的部件、规模大小随意,可无人值守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校多年来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系统的研究,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先后建成了香港嘉道理农场太阳能路灯一条街、香港九龙巴士太阳能车站、天津大学光伏发电实验系统等光伏发电应用系统。该项目自主开发 |
143 | 汽车新能源的实验与开发 |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目前,汽车的主要能源为汽油和柴油。但汽油和柴油的资源有限,而且燃烧后释放到空气中的铅、苯和二氧化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近期,人们开始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但建立天然气站的耗资巨大,而且其燃烧值低于汽油,价格也与汽油不相上下。根据报道,许多研究单位正试验以甲醇或乙醇代替汽油。甲醇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如果燃烧彻底,其排放物对空气危害不大,但是,如果燃烧不彻底,甲醇(CH3OH)将转变为甲醛(CH2O),它是公认的致癌物质。甲醇或乙醇还不能100%的取代汽油,这是因为:1)甲醇的 |
144 | 30kW风/光互补电站 | 该电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风/光互补电站,1995年1月8日建成发电。11个月来运行考核表明:该电站发电和供电系统的设计和研制,在技术上是先进的、成功的,电站的运行是可靠的。1.电站供电质量高,供电稳定性好,供电电压和频率的稳定度分别为±2%和±0.5%,大大超过合同规定的指标。2.风电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最佳叶尖速比控制及稳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技术,既保证了风力机在大风速范围内以最佳效率运行、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又保证了蓄电池安全充电。据查新检索证明,这在国内外同类系统中均属首次采用。3.光电系统采用先进的无触点 |
145 | 独立运行光伏和风光互补系统系列产品 | 可再生能源发电研究发展中心是国内最早从事独立运行光伏及风光互补系统研究的单位之一,二十多年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在承担了国家“西藏阿里地区光明工程”和“西部乡乡通电工程中的那曲地区100个乡级电站的建设”项目后,该中心的相关技术和产品更加成熟,目前该中心能够提供的技术和产品如下:系列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器;系列风力发电系统控制器;系列风光互补系统配电柜;系列光伏及风光互补逆变器;系列户用光伏和风光互补电源系统。 |
146 | 绿色环保新能源二甲醚系列产品 | 新能源二甲醚系列产品包括工业级二甲醚及醚烃复合民用燃料和醚基复合车用燃料,该燃料是一种能替代现以石油为主的新型洁净系列燃烧,它具有热值高、燃烧完全、无残渣、使用安全、尾气排放无含硫和氮化物,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净化人类生存空间,被世界誉为“绿色能源”。 |
147 | 新能源及其设备发展趋势预测 | 据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将依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速度分别增长2.5-7倍不等。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最主要的能源仍将是石油、煤、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都属于非再生能源,储量有限,总有一天要用完。现有的能源系统不能长久维持,必须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中国也应将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提到议事日程。本文在国内外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生物质能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概述,以给有关方面作规划时参考。 |
148 | 新能源发电及新发电方式分析及规划和地热发电可行性研究 | 该课题在调访的基础上,对太阳光、太阳热、风力、地热、潮汐和波浪发电等新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概述,上述各技术有的已达到了实际应用,有的还在探索研究中,目前主要障碍是在经济上尚未能与常规能源发电技术相比,在局部地区可因地制宜作为补充能源,该报告可做为制订有关发展规划时作参考。 |
149 | 江苏新能源领域专利技术产出机制与实施效益分析评价研究 | 该研究成果在确保“十五”期间江苏高速增加,实现“十一五”经济稳步增长,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利用江苏省和国内外的科技优势,重点实施专业技术,在江苏省新能源领域中实施专利战略,围绕着本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或行业的主导产品发展规划,重点分析国外专利及专利技术对国内的技术发展和产品市场的制约和影响;提出行业应采取的中长期规划和策略,力争在这些产品群中开发一大批具有睚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对解决当前江苏面临的能源紧缺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该课题所提出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面的专利战略、以政府调控与引导为手段的宏 |
150 | FFullerene[60]功能材料的合成研究 | 该项目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在截断组态相互作用计算中应用空穴-粒子对称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包括组态的分类,空穴Loop形的推导,矩阵元的因子化等;建立了新的基于组态的多参考态二级微扰理论及其算法。在酉群方法的框架内,推导出自旋-轨道耦合算符矩阵元的明显计算公式;利用自旋代数的图形技巧改进了量子化学中某些非常复杂的变换系数的推导,获得了这些系数的封闭公式和便于计算的片断值因子。在算法和程序实现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新方法,例如:空穴-粒子对应,空穴loop形,可调节收缩CI,基于组态的微扰方法,积分指标组装的WYB |
151 | 新能源信息网建设 | 该项目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信息资源的信息功能网络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还可通过对信息进行提炼、归纳、统计、建模等手段,提供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家服务、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新能源信息网建设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自身发展、产业信息化、推广新能源领域内的技术产品以及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
152 |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研究 | 该课题对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产业化现状进行调查,指出了已经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区域特点,提出了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府应该重点扶持的技术。提出了建立“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公共利益基金”的政策建议,设计了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从政策框架、组织管理、资金保障、市场保障、体制保障等角度作了详细的分析,提供了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模式。 |
153 | 内蒙古新能源开发、示范与推广 | 该成果历经十年,有十几个部门,数百人参与。是一项规模宏大、技术复杂、涉及领域多、组织管理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主要内容有:研制、生产、推广50瓦-2000瓦系列的小型内力发电机10万余台。其中FD1.6-100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FD2.5-200型获国家农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同时研制、生产、推广十种型号风力提水机、太阳能电池1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5万平方米、太阳房1.8万平方米,太阳能畜舍20万平方米,为探索解决边远牧区生活用能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对稳定边疆、繁荣牧区、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及两个文明的建 |
154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 该项目是针对中国快速发展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开展建立标准体系、制定基础标准以及提出测试技术的研究项目,完成1项技术标准体系,4项国家标准报批稿,2项测试技术方法报告。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中国已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同步跟踪国际标准化进程,组织制定的标准既考虑国际接轨,也兼顾中国国情和自主研究成果。该项目实施期间以及结题后的成果应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各项研制工作,推进了“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应用于国家或地方的燃料电池其他项目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中,作为了规范性依据;以项目为基础搭建了产、学、 |
155 | 新能源综合利用建筑研究与示范(应用) | 课题旨在将太阳能光——热、光——电。地源热泵空调技术等技术成果,与建筑面积近8000m^2的建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建成一个综合利用新能源的新颖建筑。通过降低建筑的耗能指标,采用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的联用技术实现采暖;采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与地源热泵联合实现制冷;集成其它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太阳能光热、光电设备与建筑一体化;真空管集热模块作为建筑隔热保温部件和建筑南立面、屋顶结合问题;大面积集热系统长期运行可靠性问题。新能源采暖空调系统集成的优化设计及自动控制问题。 |
156 | 江苏新能源领域专利技术专利产出机制与实施效益分析评价研究 | 该项目通过对专利产出机制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揭示了专利产出机制与实施效益的内在关系,开展了江苏省与国内外技术实力的对比研究,确立了江苏省的主要优势技术方向,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项目为江苏省构建新能源领域专利战略的基本模式寻找最佳途径,并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江苏新能源领域微观层面的专利战略,以及健全专利产出机制;建立更为完善的专利保护环境;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大对新能源科技的投入,创建新能源领域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宏观层面的专利战略措施。综合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与数量统计等方法,建立了以专 |
157 | 小城镇节能与新能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 | 该课题研究内容包括小城镇地(水)源热泵系统集成技术与优化;不同地区小城镇太阳能节能集成技术的研究;不同地区小城镇太阳能节能集成技术的研究;小城镇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综合示范工程;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农产品生产加工流程中的节能技术研究;物理相变蓄能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其研究成果包括,双效相变蓄热式热管换热器;一种复合相变蓄热采暖方法及采暖装置;填充床式显热-潜热蓄热电暖气;一种用于地板电采暖的显热-潜热蓄热加热管装置。 |
158 | 新能源在建筑上的综合利用 | 该项目旨在将太阳能光热、太阳能空调、地源热泵空调技术等技术成果,与建筑面积近8000m^2的建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建成一个综合利用新能源的新颖建筑。项目为降低建筑的耗能指标,采用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的联用技术实现采暖;采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与地源热泵联合实现制冷;集成其它新能源和节能技术。新能源生态建筑是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供给,向建筑提供采暖、空调、热水。系统可大量节约电力和常规能源,减少SO_2、CO_2、NOx及粉尘的排放,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有很好的社会环 |
159 | 液体循环式锌-空气电池 | 该产品液体循环式锌-空气电池是以金属锌为电池阴极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产生电能为原理而研发的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新能源。该电池与传统电池相比较有着以下五大优势:该电池比能量下限超过美国先进电池联合会的中期性能指标二倍以上,超过国家标准近40%;该电池质量比功率超过美国先进电池联合会的中期性能指标20%;输出电流、电压平稳;实现了放电的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生产过程及废弃物均无污染,属绿色环保产品。该电池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除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外,还可用于医院、 |
160 | 换热网络优化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 该项目通过合成一个最优网络与现有网络比较,计算出最大热回收量;利用换热网络分析软件计算现有网络的最大热回收量并与合成结果比较,找出现有换热网络存在的问题并改进;对改进的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换热设备,减小改造投资,提高换后温度,对改进后的流程进行模拟。该项目在吉化炼油厂常减压车间的换热网络中应用后,初底油换后温度由原来的272℃(标定数据)提高到305℃以上,使每年节省燃料油不少于7156吨,节能效益大于760万元/年,节能改造投资回收期少于5个月。 |
161 | 青海省GIS地图及新能源GIS信息系统 | 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几年发展很快的、应用领域很广的计算机技术,它可以与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和网络设计技术相结合。 青海省GIS地图是能够详细反映青海省,乃至乡级、部分村级的各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青海省有关新能源的所有数据信息以及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的形式进行管理,设计青海新能源GIS信息系统。系统计划设计两个版本,一个是网络版本、一个是单机版本。 青海省新能源GIS信息系统对青海省新能源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分析有着 |
162 | 艾库乐森新能源 | 在国际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德国Ecolutions公司重点投资中国与印度市场,积极致力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开发,投资,运行与管理。Ecolutions的重点开发投资的项目为以下领域:风能发电;垃圾填埋气收集利用发电;生物质发电;能效提高。与很多国外碳基金公司不同的是,Ecolutlons公司的发展战略不仅仅放在温室气体减排权(CERs)的碳交易市场上,而更为重点发展的是,积极与中国或其他国家当地合作伙伴合作,从项目最初阶段,共同介入项目的开发、投资、运行和管理,并将CERs在欧洲市场化。作为德国Ecolut |
163 |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 | 该项目针对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从国际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的基本状况、发展趋势及开发经验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国际合作的基本形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科技合作战略。课题认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是中国21世纪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同各国际组织和国际能源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国际合作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和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一个高起点上确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国际合作目标;加强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国际合作中核心 |
164 | 多功能车载太阳能电源辅助系统 | “多功能车载太阳能电源辅助系统 ”是厦门闽隆科工贸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物理系合作共同完成的项目成果。项目组采用德国LEYBOLD公司生产的CASSYLAB数据采集系统,对系统的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自动化测试,针对不同的负载情况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数据,对各配件的参数提出严格要求。该系统首次将太阳能转化后的电能与磷酸铁锂材料相结合,利用磷酸铁锂即使在最恶劣的交通事故中也不会产生爆炸、不污染环境、寿命长的特点,用磷酸铁锂电池代替了原用在交流领域的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及铅酸锂电池,解决了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及 |
165 | 农村新能源开发技术引进与示范 | 该项目针对南部山区燃料短缺的问题,引进、示范了新型沼气池和太阳灶等2个适宜在宁南山区推广的农村新能源项目;攻克了了西吉县农村户用沼气和新型太阳灶生产关键技术,制订了曲流布料墙回流沼气池技术标准和新型菱镁复合材料太阳灶生产技术标准,共完成曲流布料回流装置沼气池新技术改造80座,新型菱镁复合材料太阳灶示范200台。示范结果表明:户均新增纯收益达2000元以上,菱镁复合太阳灶每台新增纯收益300余元,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利用率。 |
166 | 脱硫脱氮除尘研究 | 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长期致力于能源优化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应用,在煤的洁净高效利用和燃煤型大气污染物的净化(脱硫、脱硝、除尘)、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开发、石化行业节能、火焰监测以及计算机监控和应用软件开发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自主研发了CFB-FGD烟气脱硫技术、煤粉、天然气和生物质联合再燃脱硫脱硝技术、高压电晕发电除尘技术、烟气脱硫脱销除尘一体化技术以及微波辐照煤预处理技术等,并先后在多家电站投入示范工程或商业化应用。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 |
167 | 焦炉气汽车新能源 | 使用COG(焦炉煤气)的车辆运行良好,其尾气排放大幅降低,经济性优于基础车,道路行驶各项技术指标及安全性能与基础车相当。COG在汽车上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在国内属首创,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并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果符合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将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备区域性和示范性推广条件,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68 |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任务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为:08457250D。应用领域和研究原理:该课题研究为新能源领域。通过《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论文来摸清该省新能源产业的现状和区位发展特点,为合理规划布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远景战略的制定奠定基础。通过《河北省新能源产业战略》及《清洁能源机制在河北省新能源产业中的作用》论文及相关方案的制定,合理引导该省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新能源产业地区之间新能源与常规能源之间的恶性竞争。主要结论:该课题圆满完成原任务书规定的政府 |
169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55kW水冷式交流牵引电机 | 新能源汽车控制方式采用并联、串联、混联驱动或纯电动驱动。采用交流电机驱动,充分发挥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高效区性能,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由于车体空间有限,冷却方式不一,所以电机在设计时要充分根据新能源汽车制造要求,既能满足电机本身的电气性能,又要满足安装及冷却要求。牵引电机要求高功率密度,这在材料选择上难度很大,既要减轻重量,又要满足牵引工况的强度要求。在冷却方式上,水冷是首选,在冷却水道设计上独具匠心,并通过试验优化结构,在风冷或自冷方式上要保证风路流畅,提高结构散热系数,充分提高材料利用率。性能指 |
170 | 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 | 该项目的实施历时一年,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为规划编制承担单位,在广州市经贸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了大量的资料和现场调研、专家咨询、听取政府各部门意见,包括:《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专家书面意见征询,听取了多位中科院院士、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及本省权威能源专家的意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专家咨询会,会议代表来自16个市、区有关部门、20多家与新能源有关的企业和30多名大学和研究单位的专家;由市经贸委组织了三轮听取市发改委、市建委、市交委、市环保局、市环卫局、市政园林局、市水务 |
171 | 新能源综合利用研究 | 该研究成果,以生物能为主,开展了以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综合利用的研究。用鸡类喂猪,猪、羊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液可喂猪,沼渣、沼水改良盐碱地。沼渣、沼水可以喂鱼,解决鱼饲料不足的困难。用沼气灯照明诱虫喂鸡。通过生物质沼气转化和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对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有推广价值。 |
172 | 内蒙古牧区新能源区域规划 | 利用调查收集的资料,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牧区新能源建设规划。 |
173 | 农村新能源技术集成研究与综合示范 |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以农村新能源技术装备科技攻关为主要研究内容,研制生物质新能源多用途加温系统;研制沼液沼渣出料装置;实施农村新能源综合利用农民培训工程。通过项目实施,显著提升我市农村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应用水平。 项目攻关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生物质新能源多用途加温系统能够实现室温智能化联动。 ②沼液沼渣出料装置应用泥浆混流技术,罐体内设置防回流进料及安全装置。 ③为实施农村新能源综合利用农民培训工程编制培训教材。 重点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技术关键: ①生物质新能源多用途加温系统依托 |
174 | 风力发电机组吊装辅助结构 | 进入廿一世纪,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保护已提至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此种大背景下,海油总不失时机地提出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战略,并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定位为中海油的“另一项重要能源业务”。渤海油田风电示范项目是在总公司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战略下,作为海油进军风力发电行业的处女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是实现海油新能源战略的第一步。基于渤海海上风力发电示范项目,研制出该吊具,用于海上风机与导管架帽等结构的整体吊装。由于风车自身结构过高(风机塔架高度为44.8米),且结构上不允许有任何附加物,若 |
175 | 风光互补新能源在路灯照明系统上的应用 | 利用风机(含微风启动系统)发电通过智能控制器将风能转换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同时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产生电能储存到蓄电池内。将两种能量同时储存在蓄电池内,再经过逆变器使储存在蓄电池里面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提供路灯使用。已经在福保文化城停车场安装了12杆;在福保广场(小康村前)安装了12杆。在文化城外海(滇池老码头)安装了22杆;在蓝色庄园安装了14杆,东川新碧嘎村,大理巍山安装共计安装了80杆,经测试日发电量大于1.213KWH;电量储存:5-6天;照明时间:冬天大于10小时/天,夏秋天9小时/天;照 |
176 | 金龙新能源客车项目-混合动力及纯电动客车 | XMQ6125GH/GH1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根据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运行特点和发动机功率使用情况,同时考虑到尽量对现有客车底盘改动小以及控制混合动力系统成本等问题,决定采用并联混合动力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电机的辅助驱动下,同样底盘的城市客车在满足动力性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更小的发动机,实现“小马拉大车”,同时降低客车的油耗和排放。 XMQ6127GH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在自动离合器的输出和自动变速箱的输入之间加入一个电动马达/发电机。这种结构所需电池组少,重量轻,可以实现回收制动能量,储存在电池或其它储能装置 |
177 | 新能源高效储氢装置 | 1、成果来源与背景: “新能源高效储氢装置”是在申江公司与中科院产研合作,引进“真空钎焊技术”和“贮氢合金材料”两大高新技术项目,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再度引进的又一高新技术项目。2003年3月16日,双方就合作事宜在北京举办的“中科院-宁波市科技合作座谈会”上签署合作意向书,2005年5月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该项目曾于2001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课题编号:2001AA515022。在公司引进该项目后,针对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工艺,再次进行研发改进,以适应 |
178 | 液体循环式锌-空气电池 | 液体循环式锌-空气电池,是以金属锌为电池阴极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产生电能为原理而研发的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该成果已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专利号为:2LO1265896.0。知识产权归西安通锐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所有。产品分别通过信息产业部化学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质量检测。 该电池与传统电池相比较有着以下五大优势: 1.高能量密度:该电池比能量下限超过美国先进电池联合会的中期性能指标二倍以上,超过国家标准近40%。 2.高 |
179 | 新能源并网发电及电力管理技术研究 | 1.通过计算机、调速器、直流电机、发电机,仿真不同绿色能源产生的电源,实现不同绿色能源的试验研究;2.并网逆变器,实现新能源发电由分散电源,成为并网电源。并网输出电压电流的控制方案,运用电流预估计原理使输出性能得到提高;通过软件锁相使输出电流同步跟踪电网电压相位;具有防止孤岛效应;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电网掉电识别、过流、欠压和监控等功能,保证了光伏并网发电的安全运行;3.由上位计算机与嵌入式微机组成分布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独立或远程并网发电控制;具有电力管理功能,为发输配全局电力系统提供全局协调的 |
180 | 小型户用秸秆气化发生器系列研究 | 一、课题来源及背景1.由于世界性能源危机及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严重不足,故需开发新能源。2.我国农村秸秆大量过剩,每年约有3亿吨秸秆被放火烧掉,故需为过剩秸秆寻找利用出路。3.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指示要加大秸秆气化建设的步伐。4.山西过去由于煤多价低,重视秸秆气化力度不够。现煤价上涨五倍,农民希望实施秸秆气化。5.2003年山西省农机局下达本研究课题的计划,要研究适合山西特点的小型秸秆气化炉系列产品。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放进秸秆气化炉内,在缺氧的不完全燃烧状态下,固体秸秆通过干燥、热解、 |
181 | 新能源天然气环保发动机 | 在2001年的中国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动汽车、清洁燃料汽车及汽车环保交流、研讨会暨展览会上,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说:燃气汽车的推广使用,不单是环境保护的需求,也是燃料结构调整的需求。所以,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代用汽车能源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气汽车就是作为一项科技产业来发展的。 为国家环境保护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研发生产出城市公交车专用的高性能、低排放的新能源天燃气环保发动机,研发的发动机动力能覆盖6~12米公交车需求,排放达欧Ⅲ标准。是我们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 汽 |
182 | 太阳能辅助热泵多功能复合机 | 简要技术说明: 其内容包括: (1) 建设SAHPM热泵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对系统热物理参数在线监测与控制。 (2) 记录处理系统热物理参数。 (3) 验证SAHPM热泵多功能复合机供热模式设计原理。 (4) 对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寻找SAHPM热泵设计依据。 本课题探索性地提出了针对未来住宅建筑的新型供能方案,即从节能、环保、舒适的角度出发,设计并构建了一套新型的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空调及热水系统,以满足住宅建筑对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建立系统 |
183 | 上海新能源汽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要技术难点: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很多,有混合动力、代用燃料、燃料电池、电传动类等多种形式,而国家目前没有系统检测认证和评价方法。在该领域,国内外的检测认证技术及标准法规均处于研究和发展中,故需要对多种新能源汽车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来归划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测认证体系,使其能够为新能源汽车“型式试验”等服务。重点研究项目:开展轻型机动车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检测研究;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检测技术研究;电-电混合机动车检测技术研究;代用燃料及可再生能源动力系统及整车检测技术研究;电机及控制器关键零部件检测 |
184 | 高效相变热导装置的应用 | 包头博特科技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公司致力于新能源利用与节能技术改造领域的研究,已获批专利10项。公司的核心技术是高效相变热超导装置,其导热系数是已发现应用的最好的金属的数千倍,相对重量轻,被誉为热的超导体。广泛用于电子、能源回收、军事、航空航天、核能、新能源、通讯等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利用:相恋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净化水装置、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工程等。工业节能环保产品:大型热管余热回收节能装置、空冷器、空气预热器等。电子冷却技术产品:高级动力电子散热器, |
185 | 封闭式反加压农村沼气工程进出料机(BM7YP-1150GXE、BM2820GYC9E型) | 1、任务来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指出:要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按照农业部《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中预测:到2010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4000万户(已建1800万户),占适宜农户的30%左右,到2015年,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6000万户左右,并逐步推进沼气 |
186 | 整车控制器一套 | 自主开发出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VMS):能够实时解析驾驶员意图智能控制纯电动汽车驱动、具有良好的加速性和驾驶舒适性,兼顾系统保护、制动能量回收等功能,采用CAN总线通讯技术和OBD在线故障诊断等技术。奇瑞自主开发出控制精度高、成本低、可靠性高的车用控制器,该产品满足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和驾驶性以及成本目标要求。 |
187 | 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系统 | 技术原理: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系统项目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单体电池组内电池采用把各类别电池按照一定比例并联的办法,有效提高了单体电池组之间的容量均匀性;2)单体电池组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整个螺栓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了整个电池组的机械强度,可以承受汽车恶劣条件下对动力电池强烈的冲击、振动。3)电池组采用主动式并联热管理设计,有效解决了电池组在大电流充放电或高温情况下使用时的发热难题,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设计出散热管路的支撑支架,电池间采用轴向散热,利用圆柱电池组合后所产生的间隙作为散 |
188 | 风电新能源PMM系列产品 | 该项目属于HMI(HumanMachineInterface,人机界面)产品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平板电脑的高性能HMI产品领域。平板电脑在自动控制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正成为引导工业生产制造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祥风电新能源PMM系列产品主要包括:PMM风电新能源平板电脑、PPC通用平板电脑和AEQ测控一体化电脑三大系列、十余款产品。区别于传统平板电脑,该项目产品通讯、网络、显示功能更强大,抗振及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更能承受严苛的工业环境考验,操作更加舒适。主要特点:安全特性:拥有BIOS分离、主板加密、指纹加 |
189 | 新能源电力项目组合管理体系及决策支持系统 | 成果属于新能源电力领域软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科研成果,致力于解决甘肃区域新能源电力建设与运营的多项目管理问题。成果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新能源电力项目组合绩效管理体系、ASP.NET技术、GSM-SMModem和电子签章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新能源电力企业人员分散、流动性大、跨地域办公及项目管理等问题。成果的效果的可量化指标主要包括公司总部管理成本节约额、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节约额。在项目运营的一年多过程中(2009-5-20至2010-11-20),对应用了该项目成果的四个建设项目瓜州干河口三风电场、玉门 |
190 | 垂直轴磁悬浮风力发电系统设计及控制研究 | 能源紧缺,环境恶化是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为追求可持续发展,正积极发展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在国内,电能紧缺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为该问题的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该项目研发了一种垂直轴磁悬浮风力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磁悬浮无刷直流风力发电机设计;系统中应用了多种智能控制方法,如混沌控制、瞬时功率控制、模糊控制、交错并联和双滑模控制等,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和风力发电效率,所提创新点均有检索论文支撑。风电属国家支持的新能源项目,其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应用于公 |
191 | 新能源调研报告 | 《新能源调研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一、前言;二、世界各国新能源的发展情况;三、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发展迅猛;四、作为新能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核能发电日渐复苏风起云涌;五、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 该《报告》收集了最新的有关国内外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文献,对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开发和研究我国的新能源技术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该项目获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软科学三等奖。 |
192 | 余热发电异戊烷透平产品 | 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是国家重点投入的技术领域。我国工业企业能源利用率很低,其中有大量的余热资源可以回收利用,因此,国家大力提倡节能技术。在国际能源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下,新能源开发也成为当务之急。本项目开发了可以用于工业余热发电的异戊烷透平,可以提高余热发电的能源品位,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节能技术合新能源开发不仅我国非常重视,国际上也在大力开发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尤其是能源比较短缺的国家,例如,日本和以色列就开发了较为先进的地热等低温热源发电透平产品。本项目从技术指标来说,在同等温差和流量的条件下,达到了 |
193 | 燃料电池控制器 |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紧缺,开发新的能源已成为全球的一股热潮,燃料电池作为一为种性能优越的新能源,得到了众多的国家政府及企业的重视,燃料电池控制器燃料电池控制器设备是一套燃料电池管理及控制系统,它是氢能源-燃料电池应用的必备部件。此设备融合“电力电子技术”、“非电量精密测控技术”、“DSP智能检测技术”、“计算机数据融合与控件技术”等技术,技术水平达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控制器为燃料电池的应用及规模化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匹配单元,使燃料电池理化性能指标及产品技术参数能达优化;其应用范围可覆盖 |
194 | 新能源发动机用JQ78A涡轮增压器 | JQ78A涡轮增压器是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为东风汽车公司EQD210N-20型天然气发动机配套研制开发的一种水冷带旁通放气阀涡轮增压器新产品。该产品于2006年7月开始试制,2006年10月通过了对方的性能配套试验,并于2007年11月在东风汽车公司经过1000小时耐久考核试验,通过了该公司的试验考核,并且通过了东风汽车公司的排放试验检测。该产品已于2008年12月开始批量供货。 其主要创新如下: 1、双进水孔和双出水孔结构水冷轴承体。有效的降低了轴承体内润滑油的温度,提高了涡轮增 |
195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类)动力总成测试及试验系统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类)动力总成测试及试验系统主要由电涡流测功机、试验平台、数控系统组成。该系统实现了动力总成自然特性、恒转速和扭矩控制,同时实现了汽车多工况循环试验。该项目采用互感器等高精度传感器、高速并行采集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驱动电机、控制器、测功机、冷却循环系统输入输出参数的同步测试,确保了动态测试参数的一致性和精度,同时有效的保证了测试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控制速度。该项目采用了多项成熟的汽车电装品测试技术,例如屏蔽手段,采样方式等等,确保了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使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可比性。由此表明, |
196 | 四氯化硅再回收利用系统 | 本技术及系统对西门子法或改良西门子法中四氯化硅副产物进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可彻底解决目前国内多晶硅生产的大量副产物四氯化硅污染的问题,同时为太阳能行业提供廉价、高品质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促进多晶硅下游产业的发展,其成本约为改良西门子法或硅烷法的1/3,打破了长期束缚太阳能发展的成本瓶颈,而且产品质量可靠性高、性能稳定,可直接投入太阳能电池制造。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197 | 非粮燃料乙醇生产成套技术 |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突破了制约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燃料乙醇成套生产技术。应用领域:车用新能源。创新内容:发明并开发了“原料清洁预处理”、“超大型生物反应器放大技术”、“复杂塔系热耦合精馏技术”、“超大型混合内件设计技术”、“分子筛冷凝变压吸附脱水技术”及“低能阶多效蒸发浓缩蛋白饲料生产技术”等多项燃料乙醇生产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原创性的燃料乙醇成套生产技术,使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实现零的突破。成熟程度:已进行技术推广,相继建成8套燃料乙醇生产装置。合 |
198 | 大庆市地热资源分布及潜力研究 | 本次研究受大庆市政府委托,历时数年,收集和整理了松辽盆地40余年的勘探成果和资料,应用重力、航磁、地震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地温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预测了地温变化规律;利用研究区地震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地震地层学、测井地质学研究,划分出了不同的热储组合,确定了热储砂体的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指出有利的热储分布地区,利用水文地质学理论,分析了地下水流动指向和补给状况,确定了研究区地下地热水运移特征和补给模式,通过对地热水样进行分析鉴定和结合油气勘探成果,确定了目的层地下水各种离子及矿物质的含量和分布规律,深入分 |
199 | 新能源综合利用建筑研究示范 | 技术指标A建筑物:(1)建筑面积8000平米。(2)建筑结构:坡屋顶六层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双层中空玻璃窗。太阳能光-热,光-电转换设施与建筑南向屋面墙面融为一体,成为装饰构件。安装玻璃真空太阳集热器1755m^2。太阳能光伏组件50KW,并网发电。(3)功能:会议、展览、办公、商务活动、公寓住宿、餐饮娱乐、游泳健身。(4)节能建筑标准:热负荷30W/m^2,冷负荷40W/m^2。远低于普通建筑。B采暖、降温:安装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水源热泵机组、太阳能集热器、相变贮热罐、地下贮热池、系统集 |
200 | 世博新能源信息集成与展示研究 | 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将该市在新能源领域所做的科研,应用与管理项目进行总结梳理,提炼各类项目特征与成果实施经验,展示各项前沿新能源科技研究应用的阶段成果,评估各种新能源技术项目的经济适用性与环境效益,为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技术基础,促进上海在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壮大成熟,从而引领国内的新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该课题成果展示将中国尤其上海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节能减排领域所做的努力与成绩向社会各界人士做了全面的汇报,有效宣传节能减排,提升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提高社会各界对节能减排的参与度与接受度,进而有利 |
- +(86)18855021375
-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花园西路82号滁州市科技创业中心一号楼东104、105室